首页 食藏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食藏屋作者:书自清

第10节

正拍得欢时,冷不防身后一个低沉的男声响起:

“小孟,干啥呢?”

孟亦萱吓得手机都没拿稳,摔到了地上。她战战兢兢回头一看,原来是消失的苏原又出现了。苏原帮她捡起手机,又道:

“看啥呢?鬼鬼祟祟的。”说罢就要从机器后面走出去。

孟亦萱急忙把他拉回来,压着嗓子道:

“别出去,会让人看到的。江月明和刘露就在跳舞机那里。”

苏原听后,莫名也跟着孟亦萱躲在了机器后,往跳舞机哪里看。虽然他也不明白自己为啥要躲起来,不过既然孟亦萱希望他躲,那就躲着呗。

这会儿江月明和刘露说了什么,然后江月明就上了跳舞机。她直接挑了一首最高难度的舞曲,接着就娴熟地跳了起来。这是韩国一个很火的男子组合的曲子,具体是谁,从不追星的孟亦萱并不知道。

江月明开场就把所有人镇住了,不愧是专业练街舞的,那动作的美感刻在了骨子里,一举手一抬脚,全部都出来了。哪怕只是跳舞机游戏,也当成了正宗的舞曲在跳。同时,屏幕上那些需要同步的感应按钮,她也一个没错过。

身后苏原忽然开始解说起来:

“小江现在跳得是breakg,街舞三大舞种之一。不过这个曲子实际上是breakg和poppg混合编舞的,等会儿到了曲子的中段,会切换成poppg。而且小江自己也加了很多花式动作,一般人根本跳不出来。虽然玩跳舞机本身跟学没学跳舞没啥关系,不过学过跳舞的人必然占优。4代跳舞机能加更多花式,更自由。敢在人群高峰时上跳舞机,必定是有高手的自信。”

孟亦萱全程不明觉厉,只是看江月明跳舞看入迷了。那边刘露不停地在鼓掌欢呼,不只是她,周边已经吸引了好多观众,把跳舞机四周围得水泄不通。每当她跳出一个漂亮的动作,周边就一片鼓掌和欢呼,热闹非凡。

“好厉害啊”孟亦萱感叹。

“我也能跳,虽然没那么厉害,但反应能力绝对不会弱。”苏原在她后面闷闷道。

孟亦萱回头看了他一眼,有点想笑,苏师傅还真孩子气。

之后孟亦萱和苏原的约会直接演变成了跟踪江月明和刘露的约会,一个白天,他们四个人的行程都是完全一样的,在游戏厅玩到了中午,在商场餐厅里吃了小火锅。看了同一场电影,一直到吃晚餐的时间时,他们就没再跟了,江月明和刘露打的离开了,苏原和孟亦萱另有行程。

苏原带着孟亦萱去吃晚餐,这是他一早就安排好的。孟亦萱没在意他们要去哪吃晚餐,只是美滋滋地翻着自己拍下的跟踪照片,想着小露看到这些照片时的囧样。

一直到苏原说了声“到了”,她抬头一看,发现他们居然站在一家日料店前,只不过这家店只做日式拉面生意,招牌上大大的“ラーメン屋”几个字,现在的孟亦萱也能认识了。

今天晚餐吃拉面?

☆、第四十章

这家拉面店铺面不大,进门就是一圈吧台桌,被左右两张四人桌夹在中央。这会儿店里只有他们两个人,孟亦萱觉得有点奇怪,这会儿已经到了用餐高峰期,这家店怎么没生意啊?

这么想着,苏原已经领着她坐在了吧台右侧,老板听到开门动静,从后厨打帘出来,看到苏原和孟亦萱,笑道:

“来了啊,稍等,一会儿就来。”

孟亦萱迅速打量了一下老板,三十来岁的汉子,微胖,长得白净,挺有福相。他看起来应该是中国人,说话还带着东北那边的口音。他打招呼般说了这一句后,苏原接道:

“雄哥,不急,等她看了菜单再说。”

说罢,将一本菜单放在了孟亦萱面前。

从进入店内开始,孟亦萱就闻到一股非常浓厚的香味,刺激得她舌下唾液加速分泌。这会儿看到菜单,更是连肚子都开始饿了。将菜单从头翻到尾,她发现菜单里只有拉面,没有别的食物,这家店还真是把拉面生意进行到底了。

只是有些东西她不大明白,于是问身旁的苏原道:

“苏师苏原,这个料汤拉面和汤汁拉面有什么区别吗?”

“嗯就是汤底的区别。料汤的汤底基本分为两种,一是酱油,二是盐汤。当然,这酱油是日本酱油。酱油拉面东京最为流行,东京人还曾经为了酱油拉面和盐汤拉面开过战。另外还有一种是味增做的汤底,也是料汤拉面的一种。味增拉面北海道札幌的最为出名。

与料汤不同,汤汁拉面是用高汤做汤底,比如很有名的豚骨拉面,九州地区的博多拉面和熊本拉面就是专精的豚骨。另外还有鱼汤或者海鲜汤熬出的海鲜拉面,鸡汤熬出的鸡汤拉面等等。

你看看,是想吃料汤的还是高汤的,来这家店,我推荐酱油拉面,非常正宗,别家吃不到这种味道。如果想吃的很多,那就都点,我可以让老板每碗都给你少一点。”

他刚说完,被称作“雄哥”的老板就叉着腰发话了:

“喂喂,我家正宗的可不止酱油呀,我家可是集全日本拉面之精华,每种面都好吃,哈哈哈”老板大笑自夸道。

苏原笑骂道:“少无耻了你,你的本事比起老头子还差远了。”

“好啊你苏原,你拆我台啊,亏得我今天闭门歇业,只招待你们俩。”老板瞪着苏原,佯怒道。苏原拼了命去捂他的嘴,还是给他说了出来。

孟亦萱一听不得了,怪不得没生意,原来是包场了!一看就知道八成是没给钱,光靠人情就包场了。于是慌忙道:

“这怎么好意思,老板您千万别这样,别让我们耽误了您做生意。”

“唉,小姑娘说的哪里话,我今天只招待你们,我乐意,谁也拦不住我。苏原和iki在日本经常照顾我,回来后也经常来我这吃面。今天这闷木头终于带了女朋友来了,我怎么能不给面子。你说是吧,苏老弟?”

“呃我们”孟亦萱想解释,但是意识到这一解释太不给苏原面子了,于是立刻住了嘴,看了看苏原,苏原不着痕迹地摇了摇头,也不知道他是在说“没关系”,还是希望孟亦萱不要说。孟亦萱到底没有说出来,给足了苏原面子。

那老板看了看孟亦萱,又看了看苏原,嘿嘿笑了一下,道:

“怎么样,想好要吃啥了吗?”

孟亦萱这才想起自己还没点单呢,于是重新将视线移回菜单,犹豫了一会儿道:

“就先来一碗酱油拉面吧。”

“配菜想要点啥?”

“配菜?”孟亦萱疑惑,配菜还要分开来点吗?

“你看这边,鸡蛋、海苔、青菜、红姜、叉烧、腌竹笋、鱼板、葱姜蒜等等,个人口味不同,有的人很喜欢吃,有的人不喜欢吃,所以全部单点。”老板指了指菜单的底下道,那里写了好几排配菜。

“那就海苔、鸡蛋、叉烧、青菜、竹笋再加点香葱吧。”孟亦萱根据自己的口味搭配道。

“我还是老样子。”苏原跟着孟亦萱道。

“好嘞~一会儿就来。”老板拖长了嗓音,非常富有拉面店大将风格地吼了一嗓子。

在等着面的空档,孟亦萱不由问苏原道:

“你和这里的老板在日本就认识了吗?”

苏原点了点头:“四五年的交情了。其实一开始我和未纪是和他师傅认识的,后来才和他认识。”

“他师傅?拉面师傅吗?”

“对,专做夜摊拉面生意的拉面师傅,东京街头传说中好吃得要死的拉面就是他师傅做的。因为每晚做生意的地点都不固定,所以很难找,只要撞上了,一些人甚至会发r炫耀自己的幸运。”

“那老板是专门去日本找这位师傅学艺的吗?”

“他?不是”苏原难得笑了,解释道,“他只是个中了老头拉面之毒的中国留学生罢了,会拜老头为师,纯属侥幸。学的手艺还不及老头的六成,回国开店已经绰绰有余了。”

里厨正煮拉面的老板雄哥笑道:

“我去日本读研究生的,家里人逼的,其实我特不情愿。到了日本也就混日子,后来遇上了师傅,就打算将来跟师傅一样,开家拉面馆。没想到还真就开成了,这生意眼瞅着也做了两三年了。”

“您师傅叫什么名字呀?”孟亦萱感兴趣地问道。

“他老人家姓三井。”雄哥道,随即笑着补充道,“三井寿的三井。”

三井寿,灌篮高手呀,这部动漫如雷贯耳,孟亦萱还是知道的,小时候,她那两个弟弟天天放学回来守着电视,就是为了看灌篮高手,她也跟着看了不少。如今那被人拿来调侃的网络流行语“教练,我要如何如何”,可不就是出自三井寿与安西教练的名场景嘛。

“为什么三井师傅做生意不固定位置呢?”

“老头本来不是故意的,是因为他家拉面太好吃,每晚都排长队,导致附近居民向巡警提意见,老头后来就经常换地方。结果换着换着,就成了都市传说了。”苏原笑道。

这还真有意思,在外摆摊的人总是很注重客源,新客固然重要,老客更需培养,所以总是换地方做生意很不好。但这位三井师傅看来根本就不愁没客人,他是愁客人太多呀。

“我说苏原,你别总当着我的面老头老头地喊师傅成吗?他毕竟是我师傅啊,你让我情何以堪呀。”雄哥不满道。

“谁让他当年追着我跑了两条街,还害得我被未纪揍成了猪头,这仇我记一辈子。”苏原道。

“哟呵,小样儿,这事儿你还记着呢,瞧你那小心眼的样儿。”

“这不是小心眼,这事关男人的尊严!从那以后,我就在未纪面前抬不起头了,这事儿都得怪他。”

“什么跟什么呢你,明明是你吃霸王餐,你还有理了,什么在iki面前抬不起头,这能比吗?要不是iki,你早横尸街头了,还嘴硬。”

“哼!”苏原冷哼了一声。

雄哥端着两碗面上来了,放在苏原和孟亦萱面前,道:

“久等了,酱油拉面两碗。”

孟亦萱全程听得不明所以,这会儿拉面上来了,她才回过神来。刚想继续追问,就见苏原递过来一双筷子。她急忙接过,道了声谢谢。老板道:

“快尝尝,合不合你的口味。”

孟亦萱拿着筷子,看着面前这碗热气腾腾的拉面。汤底酱色,略清,面细,量不大,散入碗中,略显晶莹。半个卤蛋横卧,香葱聚于碗中一隅,海苔片整片搭在碗边,叉烧肉和竹笋整齐码在面上。面放在眼前,那香味更浓了,孟亦萱可以肯定这里面必然加了猪骨汤,虽然是酱油拉面,那汤底可不单纯是酱油啊。

别的先不谈,孟亦萱吃面先喝汤,汤勺一挖,汤汁漫入勺中,色泽略清,流动之态却浓醇无比,送入口中,第一个感触就是鲜,鲜得舌头都要掉下来了,一口汤的都舍不得喝下,喝下后还在嘴里回味了好久。

急忙捞了一筷子面吸入口中,哎呀,这面太q了吧,虽然是细面,但却很有弹性。即便如此,汤汁那浓厚的口感也入味儿了,大口吃下去,不要太满足。

“好吃吗?”苏原问她。

“好吃!太好吃了!怎么会这么好吃?”

孟亦萱感觉自己停不下来了,叉烧肉很香很酥,大块得给,特实在。海苔泡在面汤之中吃,别有一番风味。卤蛋居然是小时候怀念的茶叶蛋的味道,吃下去她就泪目了,小时候奶奶怕她发育不好,每天早上都偷偷将店铺里煮的茶叶蛋塞给她一个,让她带到学校去吃。这卤蛋的味道,与奶奶煮的茶叶蛋一模一样。虽然说是茶叶蛋,但并没有放茶叶,单纯用盐、酱油、八角、茴香煮出来的。

转眼间,一碗面就见了底,孟亦萱满足地抬头,才发现老板还有苏原正目瞪口呆的盯着她看,苏原筷子还横在嘴边上,显然定格在送食物到嘴里的动作,但是筷子上已经什么都没有了,不知道是不是掉到碗里去了。

糟糕!又犯老毛病了!孟亦萱羞得无地自容,急忙低下了头。

老板哈哈大笑起来,道:“小姑娘,你胃口可真好啊!吃饱了没,要不要再来一碗?”

“不不不不要了”孟亦萱急忙道。

“客气啥,我做主,再给你来一碗豚骨拉面,我的拿手好戏。看你就没吃饱,甭害羞,能吃的女孩才最好!”

孟亦萱还真没吃饱,但是这会儿她真的不想再吃了,再吃她真的就要给人留下大胃女的印象了。

“呵呵,跟我第一次见你时一模一样呢。”苏原突然说道。

“啊,让你见笑了。”孟亦萱小声道。

“见什么笑,我就是觉得很可爱。”苏原笑道。

孟亦萱:“”这场面太囧了

“别紧张,我今天就是想请你吃顿饭,然后说说话,没打算再告白什么的。”苏原说道,“我知道的,你喜欢未纪,我赢不了她的。”

“这不存在什么输赢呀。”孟亦萱道。

“对,所以才更不甘心。我宁愿把这当作一场输赢。”

孟亦萱不说话了。

“我和未纪,最初是在三井老爷子的拉面摊认识的。那天晚上我们并排坐着吃拉面,我身上没钱,是打算吃霸王餐的。吃完后,我撒腿就跑,没想到被老爷子和未纪两头追堵,后来被未纪打得把胃里的面全吐出来了,酸水都不剩下。但是后来未纪帮我垫了饭钱,把我带回了‘urasaki’。”

“urasaki?紫色吗?”这个词孟亦萱是知道的,才学过没多久。

“嗯,urasaki是我和未纪,还有老卢在东京时一直工作的高级料亭。未纪她爸爸和urasaki的老板森高正人是经年老友,两家有很长时间的交情。未纪刚到日本时,就受邀在urasaki里打工,最初是出于兴趣,也想赚点外快,本没想长久下去的。但是后来”

他说到这里,突然不说了。

“后来怎么了?”孟亦萱心生不祥预感,追问道。

“小孟,你知道的,我今天约你出来就是有些话想跟你说。我是想,和你说说未纪过去曾发生的事。她不想让你知道,但我却不忍心看你被她就怎么拖着。这家伙一直没法从自己的过去里走出来,我是希望,你能帮帮她,我一旁看着都着急。

不过虽然我可以告诉你,但却取决于你想不想听。如果你不想听,我就不会说。”

孟亦萱犹豫了,她到底该不该就在这里听?

☆、第四十一章

这是一个绝佳机会,一直以来孟亦萱都在追寻着韩未纪的过去,这个谜一样的过去,也一直囚禁着韩未纪,阻挡着她们两人关系的进展。她问了许多人,回答要么是不知道,要么是不能告诉她。好不容易现在苏原愿意告诉她了,她却犹豫了,她究竟该不该现在就听苏原说。

为什么会犹豫,难道是自己其实还没做好心理准备吗?仔细想想,其实却是如此。她害怕了,她怕自己知道韩未纪过去发生的事,或许就再也无法保持现在的心境。有时她会想,过去又如何呢,难道不是现在和未来更重要吗?但是遗憾的是,人都是活在过去的动物,过去的影响如影随形,无法摆脱。现在,即便她怯懦了,不想迈出这一步,她或许也得下定决心继续前行。

如果学姐始终不愿迈出这一步,那么就让我拉她一把吧,她想。

只是她心中还是有些忐忑,她或许不该从别人口中得知学姐的过去,如果那些过去的事能是韩未纪亲自告诉她的,那么一切就都不一样了。那就代表着,韩未纪真的摆脱了过去,愿意直面一切。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还在逃避。学姐不希望任何人告诉自己,但世事就是如此,不可能全部如她所愿。孟亦萱觉得不能再任着学姐的性子,她得另辟蹊径。

“我想听的,苏原,你告诉我吧。”她说道。

苏原点了点头,顿了顿,似乎是在思考该从何说起,一会儿,终于开口道:

“听说未纪中学和你同校,那我就从她刚到日本时开始说吧。不过在那之前,我得先说说她的家庭。她毕竟出生在特殊的家庭之中,所以很多事,与她的家庭背景分不开。

我不知道你有多了解未纪的家庭,总之一切从头说起。未纪是中日挪混血儿,父亲是纯正的中国人,母亲是四分之一挪威血统的日本人。她那双蓝眼睛,就是隔代遗传自她的外祖母。

先从她的父亲家里说起吧,她父亲出生于南方的书香世家,她的爷爷只有她父亲这么一个儿子。而她爷爷是家族里的直系传人,也就是说他父亲是这一代的单传。这种家族,向来很传统,现代人看来很多不可思议的家规,他们家还保留着。但是未纪的父亲从小却很反感家族里的那些规矩,一心一意想摆脱家族。我想未纪骨子里那种不服输的叛逆精神,大概就是从他父亲那里继承来的。

未纪的父亲一直对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你应该知道的吧,他父亲是书法家,同时也是历史学者,他研究的很多东西,都与日本这个国度有关,我不大懂历史,大概是因为国内很多失传的东西都在日本保留了下来。因此他年轻的时候,就志愿去日本读书留学。

但是韩家与日本这个国度有着宿仇。韩家的族谱可以追溯到明朝,我听未纪说过,他们家祖上曾经抗过倭寇,当然,所谓倭寇其实大部分是明朝的流民盗匪。那么遥远的事也就不提了,主要是八年抗战时期,韩家被日本人害得很惨,死了很多人,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我听霍领班说过,学姐的家族原来是生活在南京的。”孟亦萱插嘴道。

“对,他们家也是大屠杀的受害者。而且韩家原来在南京的大宅,一幢特别漂亮的大洋房,还被日军占领做了据点,后来被炸毁了。因此韩家一直对日本人恨得牙痒痒。那是未纪曾祖辈的事,虽然一代代传下来,仇恨会淡化,但可惜的是,未纪的爷爷非常顽固,一直以来一旦接触到有关日本的东西,就会咬牙切齿,痛恨非常。听说未纪的曾祖母就是死在日军枪下的,虽然那个时候未纪的爷爷还很年幼,但却留下很深的阴影。

所以只要有未纪的爷爷在,未纪的父亲就很难如自己所愿。当时要去日本留学,也是费尽了千辛万苦,未纪的父亲是先斩后奏,瞒着爷爷去的日本。去了之后,听说还把老人家气出了病。因而他一连很多年都不敢回国,一直在日本居住。

留学也就算了,学成回国,若是还能听老人家的安排,顺了老人家的意,大概也就不会发生后面的事。但是偏偏,未纪的父亲遇见了未纪的母亲,两人坠入爱河,就连结婚这件事,也都是先斩后奏。老爷子得知未纪的父亲娶了日本女人的时候,一气之下直接与未纪的父亲断绝了父子关系,逐出韩家,从族谱之上划掉了未纪父亲的名字。

一直到未纪出生,在日本长到5岁,老爷子因病去世,未纪父亲才终于带着老婆和两个孩子回国,希望能参办老爷子的丧事。当时也是受尽了白眼和欺辱,甚至没能见到老爷子最后一面。未纪说她当时还小,只隐约记得爸爸家里面的亲戚都很可怕,看她的眼神仿佛要吃了她一样,有人还骂她‘杂种’,直到后来她还曾无数次被这样的梦魇惊醒。

未纪的父亲非常愧疚,老爷子的病,就是被他气出来的,这么多年来他为了自己,从来不曾对老爷子尽过孝道,病情年年恶化,以至于六十岁不到就走了。可以说老爷子是间接被未纪的父亲害死的。

所以未纪的父亲始终不曾入日本籍,无论如何,国籍是他的底线,他的两个孩子也不曾入日本籍。

为了赎罪,未纪的父亲与母亲,带着未纪和未央,就这么在上海定居了下来。两个孩子无论如何,要在中国度过他们的年少时期,要培养出对祖国的情怀,不能忘却,不能背叛。而未纪的父亲从前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尽他所能,完成老爷子的遗愿。老爷子是研究金文的古代文学教授,生平最后一部学术著作,创作到一半就病倒仙逝了,后来未纪父亲接手,花费了十一年的时间,终于完成出版。未纪说,这部著作完成之时,她父亲不过四十来岁,头发却全白了,但整个人仿佛都轻松了下来,卸下了囚禁他十数年的囚笼枷锁。

未纪长到十七岁的时候,为了十二年不曾归国的妻子,也为了疗养他自己疲惫的身心,未纪的父亲决定举家移居日本。所以,未纪才会在高二的时候,离开了上海,出国到东京生活。”

说到这里,苏原停了下来,伸手拿水杯,喝了口水。孟亦萱还沉浸在韩未纪父辈的故事之中,久久无法回神。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大多数时候我们根本说不清。理想与家族的矛盾,爱情与亲情的矛盾,究竟该选择什么?谁也不清楚。唯一明白的是,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那都是自己的选择,之后无论面对怎么样的困难,都要咬牙走过去,要对得起自己当初的选择,这大约就是韩爸爸的故事告诉孟亦萱的道理。

只是这荆棘布满的道路,走得太艰难,太让人唏嘘喟叹。韩爸爸是个伟大的人,孟亦萱听了他的故事之后,对他肃然起敬。

不过这个故事里,始终有个人隐在雾中,看不分明。但她的存在,又显得那么重要,孟亦萱突然意识到,如果不是得到了她的支持,韩爸爸或许根本不会坚持下来这样一条路。韩妈妈,一个不可思议的日本女人,孟亦萱真的很想知道,她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苏原似乎开始有些难以启齿,斟酌了半晌,才说道:

“说完了未纪的爸爸,该说说她妈妈了。小孟,你是不是曾经问过霍颜关于未纪妈妈的事?”

“嗯,问过,但霍领班说她不清楚,因为学姐好像从来不会提及她妈妈。”孟亦萱回答。

“对,她不提及,是因为啊,抱歉。”苏原话说一半,手机忽然响了,他掏出手机一看来电显示,顿时瞪大了眼睛,犹豫了三秒后,他选择了拒接。

孟亦萱下意识瞄了一眼苏原的手机,但他收得太快,没能看到打电话来的是谁。苏原清了清嗓子,接着刚才的的话说道:

“她不提她母亲,是因为她心里一直负罪。未纪走了她父亲的老路,虽然情况不尽相同,但一样都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

电话又响了,苏原把手伸进口袋,秒速挂断。孟亦萱的疑问卡在嗓子里,不知道该不该问。她隐约有了猜测,关于来电话的是谁。苏原的话让她陷入了极度的不安之中,她感觉到手心里全是冷汗,湿滑难受。

“你知道她为什么要染金发吗?不是为了时髦,只是她已经年少白头。头发长长的时候,淡金的发色与白发相融,不容易看出来。银发太跳脱,她不喜欢,所以才选择淡金色。她如果不染发,你看到的就是白发斑驳的韩未纪。”苏原语带艰难地说道。

孟亦萱感到自己的嘴唇在颤抖,她下意识捂住了嘴唇,只觉得心一丝一丝地抽疼起来。到底什么事,什么事会让她变成这样?

“未纪的妈妈全名叫做雾羽奈穗(naho),所以未纪和未央的日文名是跟母亲姓的,分别是雾羽未纪和雾羽未央,在日本生活时,他们用的就是这两个日文名。我习惯叫未纪的妈妈奈穗阿姨,尽管她看起来只有三十来岁出头,非常年轻漂亮,跟未纪站在一块儿就像姐妹似的。

奈穗阿姨出生在有着国际联姻史的家庭之中。我之前也说了,她是四分之一挪威血统的日本人。她的母亲,也就是未纪的外祖母是日挪混血儿。所以她们家其实对国际婚姻看得很开,当初奈穗阿姨要和未纪父亲结婚的时候,奈穗阿姨的家里人没有反对的。这大概是唯一值得庆幸的事情,毕竟从我的了解来看,纯血统的日本女人很少有愿意和中国男人结婚的。

奈穗阿姨与未纪的父亲相识于庆应义塾大学,当时未纪的父亲是读研的留学生,而奈穗阿姨则是庆应义塾大学金融系的学生。因为奈穗阿姨是大酒店老板的千金小姐,原本是想让她招赘,继承家业的。不过奈穗阿姨总是有办法让人听她的使唤,我一直都觉得她就像是有神奇的魔力一样,所有人都围着她团团转,却乐此不疲。

奈穗阿姨不想继承家业,她的梦想是吃遍天下美食,实际一点的理想就是在中国开一家日料店,最好也能在中国生活。她对中国情有独钟,是因为她小时候曾随父亲来过中国,吃过中国的美食,让她念念不忘。她希望她自己的料理店能将中华美食和日本料理融合在一起,事实证明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在研究这事儿。但她自己对中华料理没有天赋,不知道怎么总是做不出那种味道来,反倒是未纪的爸爸为了能满足妻子的舌头,厨艺日益见长。后来连带着未纪自己和未央都成了大厨级的人物。就像我之前说的,奈穗阿姨总是有魔力让别人围着她团团转。

她和未纪的父亲是在书法课堂上认识的。未纪的父亲因为写得一手俊逸绝伦的书法而闻名全校,刚到日本没多久就被他的导师请去助教书法课。再加上他父亲外型高大俊朗,比日本本土的男人不知要俊上多少,一下就成了学校里明星般的人物。

后来嘛,就是高富帅与白富美的故事,啊,高富帅谈不上,应该说是高穷帅吧。未纪的父亲那时候是个穷学生,来日本留学没有家里的经济支援,他是一边打工一边读书的。

后面的故事挺老套的,反正两人就这么看对眼了。未纪的父亲后来还被介绍去奈穗阿姨父亲的老友那里打工,直到博士生毕业,因此磨练出一手好厨艺。那家店就是我之前说得那家叫做urasaki的高级料亭。未纪的父亲与当时urasaki的少老板,也就是森高正人,就成了关系非常好的老友。

未纪的父亲和母亲在东京世田谷区有一套房子,那房子往南边穿过一条街,就到urasaki,距离非常近。因为未纪是夏季到的日本,她父母亲打算让她先读半年的予备校,熟悉一下日本的高中课程,然后来年春季直接入学上高三。予备校的课程很松散,每天只有半天的课程,未纪本身聪明,成绩又好,除了上课外,每天都在家里无所事事,也没有朋友。为了能让她多接触接触日本社会,早日融入,未纪的父母亲就商量着,找到了森高正人。于是未纪就进了urasaki开始打工。她因着母亲的影响,从小就对学厨非常感兴趣,所以进了urasaki,就选择了进厨房,而不是当服务生。

后来,未纪就遇见了森高正人的女儿,森高友美”

“叮铃”的短信提示音响起,再次打断了苏原的话,苏原掏出手机,看了眼短信,抿了抿唇,然后对孟亦萱道了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