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阁外静悄悄的,能清晰的听到水流从树林中穿过的潺潺声。
卸下钗环后,玉黎清躺在床上,听着风吹树叶的沙沙声,暗暗松了一口气。
昨夜他没有来,今晚也没来,以后应该也不会过来了吧?
这样安安分分的多好。
嘴角扬起微笑,渐渐舒展了身子,安稳入梦。
第二日,到了约定好的下午,玉黎清带着若若和两个护卫前去户部,走到大门外,没有看到先前那个怠慢她的小官。
没等多久,便有人从里面走出来,问过姓名之后便将她们带进去了。
进了院子,宽阔的主路上能看到院子的东西北面都是官员们办公的房屋,里头坐着不少人,旁边廊下有官员匆匆的来回,忙得不可开交。
玉黎清低着头不敢乱看,想起门边不见的那人,小声问前头的领路人道:敢问这位大人,先前在门边那位大人去哪儿了,怎么没见到他人?
那人也不避讳,随口道:我也不知,今天一大早过来就没见到人,许是在哪儿偷闲吧。
本就是个低微的小官,无足轻重。如今各部异常忙碌,谁有心思去理他。
一路走进北边的大堂,官员将她请进去之后便留在了门外。
玉黎清走进屋里,屋中有四个文官坐在下头做事,一旁的侧厅上站着一位留着花白胡须的五十多岁的人,老当益壮,身形挺拔,转头看向走进来的小姑娘。
他身上的衣裳和她一路走过来时看到的这众人都不一样,玉黎清立马认出他就是自己今日要见的侍郎大人。
一路走过去。
因为紧张,行礼慢了半截。
侍郎开口问:你就是明远说的那位姑娘?
是。玉黎清垂眸屈膝,行礼道,民女玉黎清,见过侍郎大人。
侍郎没有看她,只把自己方才拿在手里的文书放到了一旁,说:崔府尹写的信,我已经看过了,你为着你家布料的事来找我的,是想向我证明你家布料没有问题?
玉黎清拱手道:大人明鉴,我家的布料织得紧密,绝不会因为运输中的磕碰而抽丝。
请大人稍等片刻。她轻声说着,让自己带进来的护卫抱着布匹走了进来。
随即,她解释说:这四匹布与当初运送上京的布匹是同一批次出来的,我这回上京,特意从仓库里带了这几匹过来,有仓库的出货单和密不外传的布匹原料为证。
一边说着,一边从怀里掏出了自己准备好的各种凭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