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住在男神隔壁[穿书]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住在男神隔壁[穿书]——爱看天(33)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宋益摆出一个和善的笑容,伸手示意道:当然,欢迎你的到来,我是负责面试的人员,简历交到这边,稍等一下我们就可以进行面试了。

齐州市招聘的事情在顺利进行,而在几百公里以外,唐家的院子里也在进行一场郑重的活动。

唐工小心把黑色大棚揭开,露出一夜未见的西瓜幼苗已经不能算是幼苗了,它粗了好几圈,茎蔓粗壮,卷须都冒出来一点点,五六片巴掌大的叶子迎风而立,绿得特别敦实!

唐瑾瑜干巴巴道:我觉得它快结果了。

唐泓俊乐呵呵道:对对,我买埋大棚的时候啊,农科院的人就跟我说了,这是新式的保温大棚,用一晚上效果就特别明显!作物在里面长得就是快啊!

唐瑾瑜转圈看了一会,点头道:是长得好。

唐泓俊见小孩没看出什么,特别高兴,小瑜,你放心,爸爸一定让你吃上西瓜!

唐瑾瑜想了想,道:我想要个小牌子。

唐工宠溺道:当然行啊,宝宝你要什么样的牌子?爸爸马上就给你做。

唐瑾瑜跟他比划了一下大小,这样正方形的,木头小牌子,我们幼儿园里也有花园,每个班去过之后,都会写上记录。他说的慢,努力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还能记录天气,以后下雨了,我就不给瓜苗浇水了。

唐泓俊心里大喜,觉得这是一个好法子,他们家以后谁浇水了就写一笔,就不怕这瓜苗又被浇死了啊!

他连忙答应下来,当天就给做了个小牌子。

也正好赶上夏天多雨,连着几场雨下来,大家都心照不宣地不去给瓜苗浇水了。

唐瑾瑜穿着一件淡蓝色小雨衣,踩着一双蓝色的雨鞋,拿了粉笔认真在小木牌上记录了一下今天的天气。他爸做的这个小木牌特别专业,是T字型的,上面还有一道横着挡雨的板,有菱形凹沟用来排水,模样精巧漂亮。

小孩在天气后面画了雨滴的简笔画,夏野撑着伞在一旁陪他,等他画完了,又弯腰握着小朋友的手教他写了一个雨字。

风雨中,从大棚里重获新生的瓜苗苗迎风摇摆,巴掌大的叶片被风吹起,露出短短的绒毛,丝毫没有在怕的!

夏野忍不住多瞧了那瓜苗一眼,也不知道唐叔从哪里找来的宝贝,几天时间已经蔓延出去好一段了,这架势,他们集体浇水估计也不碍事,实在是长得太壮实了。

另一边,幼儿园放学回家后。

季元杰打着一把粉色波点小雨伞高高兴兴回来了,他妈正在家做饭,瞧见有些奇怪,但是儿子小心把雨伞撑开放在客厅晾晒的样子更不太对劲,她记得儿子以前喜欢的是那件黄色的小雨衣啊。

季元杰扔下小书包,高高兴兴喊道:妈妈,星星今天跟我说话啦!

季妈妈:跟你说什么啦?

星星说脱下你的雨衣,穿到我身上~

哈哈哈哈哈哈哈!

季妈妈怀疑自己生了个小智障,但是太有趣了,忍不住想笑。

季元杰没有笑,他趴在沙发上露出一个小脑袋,还在那得意,她夸我的小雨衣好看,嘿嘿!

她用手指蹭了儿子一鼻尖面粉,逗他道:所以星星拿自己的小雨伞跟你换了雨衣穿,对不对?

季元杰认真点头,星星可好啦,妈妈,星星从来不欺负人。

这句话说到了季妈妈心里去,以前的时候季元杰还小,跑到筒子楼下面去跟其他小孩玩,每次都被其他大孩子抢东西,上了幼儿园之后就好多了,知道要换才肯给人家。她问的时候,小孩就跟今天一样认真的告诉她,说是星星教的,不能抢,可以换着玩儿。

季妈妈问他:小杰,你想不想搬家啊,咱们也搬家,挨着星星她家小区可近了,就隔着一条马路。

季元杰眨巴眨巴眼,立刻高兴起来,使劲儿点头!

季妈妈被儿子逗乐了,指挥他去洗手,自己把剩下的饺子包好,准备下锅煮。

她们家这两年发展的也不错,楼下唐工搬家之后,她就跟丈夫商量着也打算搬走。她家季元杰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周围的环境不大好,大孩子们经常有欺负小学生的事儿发生,她实在不放心,这段时间看了不少房子,挑中了一个小区,在附近菜场看的时候恰巧遇到韩亦星的家长,才知道她们家就住对面。

季元杰的妈妈挺高兴,她知道季元杰在幼儿园里最喜欢的就是韩亦星了,每天回家都说上好一会星星今天对我好的事。

她家和筒子楼里的其他人家不一样,她老公上班,她自己出来单干,虽然没有陈素玲那么厉害,但也有间自己的商铺,小日子过的不错。

当初唐工找来的时候,也是她家先点头让小孩去楼下找唐瑾瑜玩儿。

季元杰的妈妈有些看不上筒子楼里的人,那些人家,收了唐工送的东西背后还说闲话,要不然那么小的孩子哪里知道什么小傻子?还不都是大人们背后说听到的。

因为对周围邻居的不喜,季元杰家也开始准备搬家了。

作者有话要说:瓜苗苗(扭动藤蔓):那个,一起浇水还是怕怕的啦

第47章小发一笔

千禧年初,大家对网络还比较陌生,刚开始网吧里的弹窗冒出来的时候,不少人还好奇地点开看了,在咨询匮乏的年代,大家对这种千里之外冒出来的一个广告只觉得新奇有趣。

有些人试探着打了电话过去,询问之后,才发现是真的有这么一个厂子,那些钢筋建筑材料也是真的。

广告效应真正开始的时候,是在三天之后。

在接了十几个电话,忙得把车轱辘话翻来覆去说了无数遍之后,鑫丰钢筋厂的老板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把存货全部卖光了。

这批钢筋材料从去年的时候一直囤积在仓库,因为要轧新一批的钢板,仓库也放不下,急需腾出地方来这才发了一个广告。他们这批钢筋材料也赚不到什么钱,老板哪里舍得在电视上打广告,只往当地报纸上放了两个小豆腐块大小的出售广告,还是在夹缝里,就这要了他好几百块。

他们所在的市里,这种小厂子太多,报纸发出去也没有什么水花。

直到他那个读大学的侄子给他推荐了什么网络媒体,他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咬牙拿了一千块钱。

没想到这一千块居然成了!

不过三天的时间,他仓库里那些钢筋都卖出去了!

不但他那些被抢光了,后续还有电话打过来,问他还有没有货,早知道一个广告就有这么红火,他一年前就该去什么网络上找人打广告了呀!

鑫丰钢筋厂的老板高兴地坐下灌了一杯茶,喝到一半才猛地一拍大腿,他怎么给忘了,他仓库里是没有了,但是周边还有那么多家小厂子,这么多人手里的存货也不比他之前少,他只要收购了来,再中间赚个差价就够了啊!

老板急急忙忙又给之前那些来询问的人打电话,等联系好了之后,又去给侄子打了一个电话,恳切道:之前你给我买的那个网络广告在哪找的?

叔,怎么了,那家效果不好吗?我也是在网上看到他们新开业优惠力度挺大

鑫丰的老板急忙道:好好好,那家效果特别好,怎么还有开业优惠的吗,你赶紧再给我买一周,不,买两个月的推广!

网上的广告传播力度广。

有些人在网吧看到弹窗,就随手关了,也有些人认真把这些时不时蹦出来的咨询收集起来,在还是靠业务员跑步前进推广的年代,这个第一手咨询实在太重要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