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寇作者:寒风拂剑
第八十四章筑路工程开始
这些道路旦建成,以后不管是淡水城辖域之内任何个地方出了问题,其它地方的人员以及物资,都可以方便的迅速抵达出事地点,同时也大幅提高了淡水城带的物资流动速度,为下步jìxù拓展地盘提供有利的条件。
虽然这种路放在后世,实在是算不上宽,但是在zhègè时代,绝对算是阳光大道了,就算是陆上大明现在城市之间的驿道,也远达不到这样的宽度,有些重要的驿道,宽度甚至不足于两米,米宽的驿道就算是好路了。
陆上的驿道只是用石磙随便在土地上碾压出条坚实些的路面,上面既不铺沙石,也不铺石板,jiùshì条土路,而且谈不上什么维护。
驿道两侧也没有排水渠,天旱的时候走在驿道上,脚深脚浅,满是浮土,古人接待朋友说为其洗尘,其实很形象,在这样的道路上走趟下来,吃的土少都不行,个个行人各个都是灰头土脸的样子。
长年累月这种路被行人车辆碾压过去,渐渐的便会降低路面,日久天长下来之后,说是条路,其实像是条沟,旦下雨的话,这路就成了沟渠,加之没人养护,被车辆碾压的到处都是坑坑洼洼,雨天这种路根本jiùshì连串的烂泥坑,走起来说寸步难行都是表扬它们了。
也难怪古时候军事行动非常困难,场大规模的作战,zhǔnbèi时间非常长,有时候从决定动兵,到真正开始动兵,长的甚至需要年的时间,最短的也需要三个月时间才能成行。
除了官僚们的拖沓之外,道路难行也是个很重要的原因,打仗需要物资,各种物资要先集中到出发地,道路实在是不给力,稍微下点雨,就基本上没法走了,所以物资zhǔnbèi时间需要很长时间。
就算是好不容易zhǔnbèi好了物资,开始进兵了,军队的行动速度也堪比蜗牛般缓慢,于孝天以前看书或者上网的时候,看到不少有关古代行军速度的信息,说古代军队天行军距离,般情况下不会超出三十里,有时候只能走十几里,他就很纳闷这是为什么。
但是他到了陆上走了几次之后,才理解了这是为什么了,古代的道路实在是让人无语,大军行动不光是当兵的走,还要携带大量的辎重物资以及大炮,这些东西必须要靠着车辆运输,在这样的道路上想要走快,根本就不可能。
当兵的要边走边还要修路,给车辆通行打通道路,下午早早的还要停下来安营扎寨,天实在是走不了长时间,道路也根本满足不了大规模的物资运送。
但是于孝天决心在他控制的地盘上,不能再出现类似的情况了,道路是民生的基础,同时也是重要的军事设施,没有像样的好路,是不成的,旦有事分散的物资人力,很难快速进行调动,谈不上快速fǎnyīng了。
明朝北方建奴和明军打的是塌糊涂,北方的兵力直不是很充足,就算是最危急的时刻,大明朝廷也没有轻易将南方的军队朝北方调,也是因为道路的原因。
从四川把兵调到辽东,期间从派人传令,到地方军队接受命令开始zhǔnbèi,需要很长段时间,然后再行军,又需要很长时间,往往不等地方的军队走到地方,出事地方的战事早就已经jiéshù了,所以说起来大明常备军数量不少,但是直至其灭亡,也极少从南方调兵到北方参战,道路限制无疑是个重要的原因。
这次于孝天要来个大手笔,将淡水城的道路彻底整治番,要彻底改变以前这里道路交通情况太差的情况。
筑路工程是和修渠工程同时开工的,各乡各村之前的卫生大整顿jīngguò为期近半个月的整治之后,已经变得好了许,棍棒之下没人再敢不关注他们住处的卫生情况了,各村都饮用上了干净的水源,开挖出了排水的下水道,村子里面不再污水横流,许地方的积水坑也被填埋了起来,改善了村子周边的环境。
另外jīngguò前期动员之后,各村也开始做好了修建水渠的zhǔnbèi工作,各村负责的施工规划图纸,也下发到了各村之中,村里面的人看不懂不要紧,淡水城派人去他们村子里面,田间地头上用白灰给他们划出线,让他们照着白灰画出的线进行施工就可以了。
至于挖出的土方,除了加固在沟渠两侧夯实做成堤坝之外,出的土方,则用于填平些低洼的地方,还有jiùshì将其堆放在要施工的道路沿线。
近千名苦役营的苦役们还有各处购买来的奴隶们,被集中了起来,近二百辆鸡公车被分发下去。
另外大批新运来的铁锹镐头以及藤筐竹篓,也已经到位,还有采石场的石匠们,也已经用采下的巨石,雕凿出了十几个大石磙,作为碾压道路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