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海寇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百四十七章 着手应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这事儿放在谁身上,恐怕都不会感到舒服,所以于孝天气急败坏的大骂朱冯,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是骂归骂,该办的事情还是要办,对于茂盛源的事情,他立即便吩咐李宜,想bànfǎ调动银两,必须要把那些尚未清欠的欠款还清,至于资金紧张的问题,他着令理事堂来想bànfǎ。

近期他刚刚跟褚彩老做了笔大买卖,从褚彩老手中获取了大笔银子,这批银子他还没有花完,要不然的话让他下子调集五六万两银子的寸头,他还真是有点麻烦。

另外幸好这次官府主要把目光盯在了茂盛源身上,并未触及由他控股的丰隆号钱庄,也没有触及到原来茂盛源旗下分出去的那个药铺,要不然的话这次他还真就麻烦大了。

其实zhègè时代,有些有钱人跟后世样,脑子灵活些的人,并不想让他们的银子趴在自家的地窖里面,那样的话银子不会给他们生出小银子,所以他们也都会想bànfǎ把这些银子流动起来,投资获利。

而他们的投资获利有几种手段,是自己拿钱出来,去做生意,虽说明代极其轻视商人,商人社会地位也很低,但是有钱总比没钱好,而且缙绅和当官的很人私底下都做生意,只是自己不出面罢了,权力寻租在任何时代都是行得通的,有钱人需要当官的给他们提供庇护,当官的也需要把手中的权力变现,所以就算是在明代这样个轻商的时代,官绅和商人也有分不清的guānxì。

可是有些人没有生意头脑,不敢轻易把银子拿出来去倒腾买卖,因为做生意特别是通海的生意,现在虽然是暴利,但是风险也很大,船只出海有很不测的事情,极有可能遇上风浪,导致船只翻沉,货物飘没,也有可能碰上海盗,连船带货都折进去,所以很人顾虑很大,不敢轻易的把银子投入到这里面去,而陆上长途贩运,同样也很有风险,出城之后,在驿道上,照样剪径的贼人也不少,运输成本也很高,风险也不小。

于是这些人必须找到其他的方法把银子流转起来,于是有人便放高利贷,或者将钱交给商人,吃利息,而zhègè时代小额高利贷是很常见的事情,特别是地主缙绅们,很喜欢放小额的高利贷给农民或者小手工业者。

而放高利贷是利息非常高的,农民或者小手工业者为了筹措生产资金,只能承受这样的盘剥,如果上天见怜遇上风调雨顺的年景的话,每年下来,还债之后,还能落点收成,但是旦遇上了灾年的话,他们就没法还债,最终导致他们破产。

而地主缙绅往往是通过这种手段,在借债的人无法还债的时候,强行将他们的土地或者房产夺走,而官方对此是保护的,这也导致了大量的土地汇集在了少数人手中,财富在些人手中积累越来越大越来越,而穷人则越来越穷,使得社会极端两极分化。

当然也有不少有钱人,没有放高利贷的途径或者不方便做这种事情,特别是些官员,不敢轻易做这种事,旦有人弹劾他们的话,他们也吃不了兜着走,而这部分人便只能将他们手中的银子,放到些商人手中,吃固定的利息。

而茂盛源作为这些年来异军突起的大商户,生意非常红火,自然而然也就会有不少人愿意将钱放在他们这里,使得他们的银子可以周转起来,每年获得定的利息shōurù。

这也是最初李宜tíyì,弄个钱庄的原因,这些银子jīngguò钱庄周转比较方便,另外钱庄铺开之后,在做生意的时候,不需要再大笔的携带银两,可以持着钱庄的银票,直接进行采购,而钱庄发出银票之后,可以在内部进行交割,其实也jiùshì种汇兑。

而银票某种程度上jiùshì不记名支票,完全可以当做现金使用,最初丰隆号钱庄在建立起来的时候,因为没有少信用,并不好做,但是有茂盛源zhègè大客户在背后支撑,大笔银两走丰隆号钱庄进行交割,使得丰隆号钱庄很快就有了名气,在些人持银票到丰隆号进行过几次兑现之后,便发现丰隆号信用不错,逐渐其它的商人也渐渐的习惯于开始使用丰隆号发出的银票进行交割做生意。

于是这年来,丰隆号的生意也开始做的越来越大,除了在福州设立了总号之外,现在已经逐步在福建各府开设了分号,甚至还在广东那边的广州潮州等地,也开始筹建分号。

这次官府要对茂盛源下手,但是因为丰隆钱庄牵扯太广,就算是有人怀疑丰隆钱庄和海狼有guānxì,也不愿意碰它,因为这可能会影响到很缙绅官员的利益,加之丰隆钱庄内部消息外人知之甚少,就算是丰隆钱庄内部大部分人员,也并不清楚他们幕后老板jiùshì海狼的于孝天,所以这次朱冯想要duìfù海狼,却并没有波及到丰隆钱庄。

保住丰隆钱庄,事情就好办了,些把钱放在茂盛源的人并不急于兑现,只是为了保险起见,暂时要求李宜把他们放在茂盛源的银子给换成其它钱庄的银票就行了,这么来就减少了白银的支出。

第一百四十七章着手应对

欲望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