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寇作者:寒风拂剑
第十三章人心所向
另外至于于孝天信中所陈,什么粮饷不济,是屁话,于孝天能短时间突然间带数万大军出现在天津卫,绝对不是时半会的临时起意,绝对是提前做了充分的zhǔnbèi,就算是他真真是个忠君爱国之人,作为大将,也绝对不会把自己辛苦打造出来的这么精兵,在粮秣不足的情况下投入到死地之中。
所以崇祯根本不相信于孝天的话,也没有几个大臣会相信于孝天的话,当然不可能从通州,给于孝天拨发任何粮饷了,反倒是崇祯立即召集重臣开始密议,到底该如何处置zhègè于孝天。
这时候杨嗣昌终于提出了个恶毒到了极点的计划,立即得到了不少大臣的支持,那jiùshì杨嗣昌在zhègè时候,提出来趁着于孝天要在天津卫死战建奴之际,大明官军从侧后两方,夹击于孝天所部,趁此机会,将于孝天彻底覆灭在天津卫。
杨嗣昌的zhègètíyì不可谓不恶毒,而且可以说是恶毒到了极点,zhègè时候朝廷上下,早已不将建奴大军视作最大的敌人,而是转而将于孝天视作了最大的敌人。
建奴终归是要出关的,被于家军阻在天津卫,算是什么事情,建奴在关内天,朝廷就要提心吊胆天,于孝天在天津卫阻住建奴,使得其迟迟不得出关,那么岂不让大明朝廷如坐针毡了吗?
所以建奴在这些人眼中,现在倒是已经不算什么事情了,反正他们也已经饱掠,成了头已经喂熟了的狼,已经没有了威胁,反倒是于孝天,早已成为了朝廷上下忌惮的对象,甚至可以说是成了崇祯的眼中钉肉中刺,日不除便无法安枕。
现如今于孝天僭越,擅自起兵从福建直接杀奔天津卫,大军直接威胁到了京师的安全,留其在京畿带,就如同把悬在大明头上的刀般,让人无法安心。
崇祯下旨令其返回福建,但是他却抗旨不尊,仅此条就说明于孝天已经失去了控制,不再听命于朝廷的旨意,这么个人,控制着数万精锐兵马,在京畿带,岂能不速速除之。
所以杨嗣昌这时候想出了这么个阴毒缺德到了极点的主意,zhègè想法经提出,便立即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很快他们便拟出了个计划,zhègè计划jiùshì陈新甲率领驻保定的三万精兵,在建奴军和于家军开展之际,从西路绕过战场,趁机攻击于家军侧翼,另外令关宁军方面,从山海关、永平府带抽调关宁军两万人,快马加鞭赶往天津卫,趁建奴和于家军交战之际,从背后对于家军发动猛击。
这么来,于孝天腹背受敌,在建奴军和明军三路大军猛攻之下,绝对只能兵败,到时候不管是谁,都能把于孝天置于死地,就算是于孝天靠着海上有船,能逃回海上,他这几万大军,也要丢在天津卫,从此便无法再对大明构成威胁。
崇祯听杨嗣昌提出的zhègè计策,心中暗自合计了下,立即便答应了下来,于是杨嗣昌赶紧便安排了下去,派人边前往保定找陈新甲传旨,令陈新甲速速zhǔnbèi,另边传旨山海关,令山海关以及永平府方面调集兵马入关。
这次杨嗣昌想到了现如今正驻守在山海关的密云总兵唐通,还有祖大寿,祖大寿zhègè时候在关外的锦州,肯定无法入关,也不会率兵入关,但是他却可以派人入关领兵作战。
于是杨嗣昌紧锣密鼓的开始安排了起来。
可是就在朝廷忙活着里应外合,要配合建奴大军进击于家军的时候,不知为何,坊间却传出了于孝天的那封给崇祯的信,这封信几乎原封不动的被坊间传递,很快便传遍了整个京城。
当官的视于孝天为寇敌,但是老bǎixìng却并不这么看,前几天于孝天领兵进抵天津卫的时候,不少人还认为于孝天要作乱谋叛,可是现如今听闻了于孝天的这封给圣上的奏疏之后,老bǎixìng却立即改变了对于孝天的看法。
而且有人有鼻子有眼的给老bǎixìng解释当下的形势,说明了天津卫的重要性,现如今天津卫乃是建奴出关北还的必经之路,于孝天领兵驻守这里,并未朝京师攻进,摆明车马是要在天津卫跟建奴大军大战场的。
这么来老bǎixìng对于孝天的看法立即便转变了过来,不少人当即便不再大骂于孝天为反贼,反而开始称颂起于孝天为义士,在大明为难之下,居然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抗旨不尊领兵不远万里的从福建起兵,来京畿抵御建奴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