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是你四叔,他已入深牢,就暂且留他性命罢,更不可苛责凌辱,略施绵恩为上。毕竟他是我手足,是王室宗亲,他初心所图亦是南召称霸……他若能感怀我儿恩德,于我风族,于未来之政,或许还有些许用处……”
“我儿须记——纵无战事,亦须强兵练武;纵无天灾,亦要储备粮仓;纵无祸乱,亦当轻税减赋……我儿治国,须得仁心惠政,爱民如子……”
召王对着召国太子又是一番谆谆教导。他半生温和仁爱,凭着嫡长子之尊谨守东宫数年无过,仅在夺取风肆兵权时略使狠计,为得是替风篁争下一个康泰之国,平顺之民。而他亦相信,凭着风篁赤诚仁心,定能替南召治下一个繁华盛世,锦绣之年。
倒底是以赤诚治天下,还是以权术治天下?后世史官各有评议。及至沦到召国亡国时,仍有人争议——当初风肆若是不顾老王被刺之殇,不念新君召回之令,能领大军执意向前,直捣帝都,那么许是这天下就是风族的天下了!至于说风肆手握军权必然会斩杀风骏一脉而至篡位夺权,终以权术治天下,可那又是另一则故事了!谁又能论断——风肆的权术之治不会长于风篁的赤诚之治呢?!
******
同是冬至夜宴,西琅国内的夜王族——金杯银盏,歌舞绚丽,既无朋党之争,又无外患之忧,可谓一团祥瑞,上和下睦。
琅王的三位公子,虽则只有一个太子夜丹陪在身边,可这夜丹本就是好享乐、不思谋的人物,只要他自己的太子位稳固无患,他就不再思量其他,只管变着法地哄着琅王高兴。琅王岁至高龄,心力有限,只眼前升平便只当是天下升平。
至于琅王的二公子夜玄,如今还被禁闭府中,不得外出,不得宴饮。琅王对于这个莽撞无拘、单会惹事生非的儿子,也是直叹无可奈何。为他整个夜王族都受天子申饬,险些诛连获罪。琅王恨得差一定就将他逐出王室,贬做庶民!如今夜宴上无他,反是落得眼前清静!
而至于三公子夜兰,他既是琅王的心头爱,又是心底愁。三个儿子中惟有这位幼子最富才情,最是乖巧,又生得与他母妃一般,最是风流俊美惹人惜爱。可偏偏性子不似琅人,许是幼时对他疼惜太过,竟养就他怯懦温柔的性情,于这赫赫王廷之内,若是没人护持根本无从立足。
不过也好在他现下被皇朝太子收在凌霄宫里,听闻是做些抄习经史、修撰文稿之事务,想来这也是他平日所好,又正可使他规避两位兄长之忌恨,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因为今时之召国已非昔日之召国,老王驾崩,重伤国体,那位来自召国的公主,琅王最宠爱的娆妃,闻恶讯后悲恸大哭,可谓摧肝裂胆,如今已是病榻缠绵,也难以再承欢君前了。夜兰若归,怕是她这个母妃也顾及不得了。
琅王顾看眼前,有歌有舞,有美人有侍妾,有嫡子侍案,有良臣奉酒,此样美景,倒也足矣!
只是王宫以外,公子夜玄的府邸,今夜就显得冷清异常了。琅王旨意,夺其府兵侍卫,逐出婢仆家奴,令其一人幽禁书房,不得外出!府上禁张彩灯,禁烹烈酒,更禁载歌载舞,但有喧哗,便要问忤逆君上之罪!
夜玄自幽禁后便也没有别的消遣,只能一人闷坐房中,终日与古书典籍为伴。只是这样一来,圣书史籍倒是借故读了不少,长了他的许多学识,开了他几门心窍,他终省悟自己往日里那些任意行为竟都是些碌碌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