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嫡女归来之步步倾心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192 三日后,太子娶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李若兰,说着,双眼看向身侧的李若灵。

听自家姐姐这般一说,李若灵抬眼看向李若兰。

冷不防被自家姐姐这般阴恻恻的眼神给盯着,让李若灵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姐姐,你这个眼神好吓人。”李若灵捂着心口,小声说道。

李若兰冷笑一声,漫不经心的瞥了一眼李若灵,“很吓人?是吗?”

李若灵点头如捣蒜,“嗯嗯。”

“兰儿累了吧,累了便让人带你回去歇着。”杨氏突然对李若兰说道。

刚才李若兰看向李若灵那阴恻恻的眼神,杨氏也看到了。

只在心中深深一叹,心中对李若初的恨意又增添了几分。

“我不累,一点儿都不累。”李若兰口中漫不经心的说着,手里握着的糕点已经被捏成了粉末。

“珍儿,快扶小姐回房休息。”扬氏对一旁李若兰的贴身婢女珍儿吩咐道。

“是。”珍儿闻言,立刻上前去搀扶李若兰。

“小姐,奴婢扶您回房。”珍儿的声音轻轻的,柔柔的,是那么的小心翼翼。

李若兰倒也没说什么,只乖乖的由着珍儿扶着她回房。

李若灵知道自家姐姐自从月夕宫宴之后,身子便一直不好。

再加上,之前更是被周御史家的那位大夫人大闹了一回。

如今,身子越不好了。

李若灵问杨氏,“对了,母亲,刚才姐姐说的那话到底什么意思,灵儿还是不明白。”

“没什么,你去前边儿看看,有没有你父亲回来的消息了。”杨氏支开李若灵。

李若灵脑子里还在纠结母亲口中刚才所说的好戏,可是她脑子不好使,怎么也没想明白,到底会有什么好戏。

本来想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可母亲让她去外面探听消息,李若灵也不好违抗,便带着婢女一同出去了。

这厢,李若初回到溯洄阁之后,只小坐了一会儿,从前在溯洄阁做事的十二月们便陆陆续续回到溯洄阁了。

“大小姐,您可回来了,奴婢好想您”四月红着眼圈儿道。

“是啊,奴婢也好想您”三月的喉咙也哽咽着。

“小姐能回来真是太好了,再也不怕别人欺负奴婢们了”

一众十二月们,将李若初团团围住,一个个哭得跟个泪人儿似的。

看着这些小丫头们泪人儿模样,李若初心头一暖。

伸了双手,将身侧的三月和四月的肩膀揽住,安慰道,“好了好了,我这不是回来了嘛,只要有小姐在,小姐我就能一直罩着你们。”

“嗯”

一众十二月们擦了擦脸上的泪渍,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激动的喜色。

“快干活去吧,让咱们溯洄阁恢复成从前的模样。”李若初吩咐道。

“是。”一众十二月们齐声道。

待得十二月们散开,李若初忽然现有些不对劲。

对了,一月和二月两个呢?

李若初皱了皱眉,伸手揪住要去干活的四月,“我问你,一月和二月她们呢,怎么没过来?”

见李若初提起这个,四月神色一暗,随即低下头,“她们被二小姐赶出去了。”

“被二小姐赶出去了?”李若初闻言,目露震惊。

四月点了点头,“大小姐消失之后没多久,二小姐便以各种由头惩罚咱们院子的人,没有犯任何错,也要被罚做苦役,

至于一月和二月,二小姐她们不敬主子为由头,将她们赶出府了。”

李若初的眉头越蹙越紧,目色紧紧地锁住四月,“你可知,她们两个被二小姐赶去哪儿了?”

四月摇头,“奴婢不知道,可能被卖了,也可能被害了,这些都不好说”

顿了顿,四月继续说道,“大小姐有所不知,如今的二小姐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对下人心狠,动不动就是毒打一顿,不单如此,便是府上养的小兔子都没躲过她的毒手”

如今的四月,只要一想到,府上那位看起来柔柔弱弱的二小姐,徒手捏死兔子,满手沾染了兔子鲜血的场面就觉得害怕。

听着四月的话,李若初只觉得心惊。

不过,却也觉得李若兰变成如今这样,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毕竟,她从来都没觉得李若兰是个良善的女孩儿。

李若初转身,看着成喜,“麻烦你了,成喜。”

成喜点头,“是,奴婢这就去查探。”

说完又对成欢看了一眼,意喻她已经离开,成欢便说什么都不能离开半步。

成喜递过来的眼神,成欢与之对视一眼,便心中了然。

待成喜离开,李若初的目光看向院子里曾经陈嬷嬷住过的那间小屋。

陈嬷嬷

陈嬷嬷为她而死,自北境回京的途中,她亲自带人将陈嬷嬷的坟墓迁移了一个更好的位置。

那里山清水秀,风景明媚,陈嬷嬷一定会喜欢那儿的——

与此同时,晋宣帝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在殿外迎接自北境大捷归来的将士。

殿外,以秦瑜为首,李相与宁昌候在侧,领着十万大军在殿外对晋宣帝行参拜之礼。

“儿臣/微臣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晋宣帝环视一眼场上的众位将士,朗声开口,“平身。”

“谢父皇。”

“谢皇上”

待在场的所有将士起身,秦瑜捧着匈奴的投降书和对天晋进贡的礼单缓步上前。

“父皇,这是北境匈奴的投降书和进贡礼单,请父皇过目。”

晋宣帝身侧的高公公立刻上前,双手自秦瑜手中接下了投降书和进贡礼单。

晋宣帝从高公公手里拿了投降书展开扫了一眼,又拿了匈奴进贡的礼单仔细看了看。

“好,好啊。”晋宣帝朗声大笑,大手一挥,“此次北境匈奴一站,皆论功行赏。”

说着,便抬眼看了看跟前的太子,面容和蔼的笑了笑。

随即,自高公公跟前伸了手,“高要。”

一旁的高公公会意,立刻转身朝不远处的小太监递了一个眼色。

不远处立马有三个小太监捧着一柄宝剑疾步走来。

在场的文武百官一瞧这情况,登时愣住了。

这这宝剑莫不是皇上登基之时,太上皇所赠?

若当真如此,难不成皇帝心中对接班之人已经有了人选?

满朝文武百官谁人不知,当今的太子殿下之所以还能稳坐这太子之位。

无非是因为当今皇上念旧情,在先皇后临死之前答应了先皇后要好好照顾太子,不要伤害太子。

然则这么些年,太子不过挂着一个虚名,虽住着东宫,可皇帝却鲜少让太子去触碰政事。

反倒是恩宠有加的淑贵妃所出的平南亲王,倒是颇受皇帝宠爱,甚至鲜少对平南亲王有过责备之言。

但见三名小太监并排抬着一把黄金宝剑疾步走来,随即在皇上身侧站定。

晋宣帝伸手,自太监手里拿起宝剑,随即开口道,“这宝剑乃太上皇赠予朕的登基之礼,如今朕便将它赠予你。”

秦瑜见状,神情微微一怔。

随即伸手,坦然接下,“多谢父皇厚爱。”

此番皇帝之举,一众文武百官都能明白,秦瑜哪里又会不懂呢。

只皇帝身后的杜相,此刻的脸色的确阴沉的可怕。

倒是平南亲王这个“当事人”反倒是一脸平静。

甚至于,平静的有些可怕。

晋宣帝的心情看起来很好,盯着太子看了一会儿又开口道,“三日之后,便是太子娶妃之日,届时,我天晋又将迎来一件大喜事,当真是可喜可贺。”

此言一出,一众文武百官立即恭贺,“恭喜太子殿下,贺喜太子殿下。”

“近来真是好事不断,匈奴一战大捷,太子娶妃,好,好啊,哈哈哈哈哈”晋宣帝的笑声荡漾在整个皇宫之内。

身后的杜相脸上也挂着笑,只不过身侧的双手却紧紧的握成拳。

杜相朝身后的一名官员使了一个眼色,随即又一脸“喜色”的看着身前晋宣帝的方向,像是什么事情都没生过一样。

这时,倏尔从一旁站出一名官员,冲晋宣帝一拱手,“启禀皇上,微臣有事启奏。”

晋宣帝回身看了一眼身后的那名官员,淡然道,“说吧。”

那官员垂首道,“据微臣所知,相府的那位嫡长女,也便是未来太子妃,早在两个月前就已经离家出走,并且”

------题外话------

出征之前那里日期改了改,48日改成68日,不影响阅读,么么啊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微信关注“优,聊人生,寻知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