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艳煞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艳煞 第59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姐姐是昨个便知道的吧?”这声“姐姐”是上首的皇后叫的。

皇后开口,殿中便静了下来。

虽说自贤妃回宫,皇后自谦,二十多年来一直以“姐姐”称之。然嫡庶有别,这些年每每旁人闻之,总不甚唏嘘。

哪有一国之母做小伏低的?

但是谁人又都知道,贤妃也是担得起这声“姐姐”的。

贤妃颔首,“昨个陛下将七郎的信给臣妾看了,臣妾当真高兴。”

皇后笑道,“陛下言,七郎还有另一桩喜事,信上可细言?”

“不曾!”贤妃道,“臣妾也好奇,且待他明日回来,自个同娘娘报喜吧。”

皇后笑容愈发明艳,只感慨道,“这盼了多少年,可算是盼到七郎药到病除的一日。”

贤妃到底忍不住,含泪应是。

皇后遂对她道,“待他再缓缓,且将那郁结散了,我们放眼再给他好好挑挑。”

闻这话,贤妃笑意便淡了些。

她想起的不仅仅是萧晏这大半年失魂落魄的样子,亦想起去岁四月,水榭长廊,萧晏初见叶照的模样。

若不是一眼万年,便当是命定的久别重逢。

若要是当真能散了,忘了,未尝不是好事。

可他那副脾性……

“娘娘说得对,容他缓缓。”贤妃轻叹道,“日子久了,或许也就过去了。”

“自然的。”皇后饮了口茶,“日子长着呢,待来日有了新妇,得了子嗣,年少那么点事,便如云散了。”

贤妃点点头。

后与妃,谈着一个共同养大的孩子,想着以后含饴弄孙的日子,难得的和谐。

自然,这样的场景,也给有些多思多想的人平添了旁的念头。

譬如贤妃下座的荀昭仪,再譬如随侍贤妃的陆晚意。

荀昭仪的那点心思,左右是楚王殿下。秦楚两王相争,虽不曾挪到明面上,但前朝后宫多半心知肚明。

是故这厢请安散后,荀昭仪落在后头,待人走远,遂折返回来。

宫人来禀,皇后摆摆手,并不愿见她。

也不知这日荀昭仪哪根筋搭错,竟是在六月日头得了话亦僵着不肯走。

皇后换了身家长衣裳,卸了簪冠,瞥了眼外头人影,“到底为母则刚,还生出性子来了。”

卢掌事给皇后按着太阳穴,“昭仪这是不懂事了,白的扰娘娘清净。”

“你去,送盏冰碗给她降降暑气,还当自己十八九岁扛得住风吹日晒。”赵皇后叹气道,同她说,本宫还是骊山那话,听不听的,本宫也无第二句了。”

安分守己,莫生多余心思。

可保荣华,保性命,保平安。

荀昭仪谢过皇后恩德,一路反反复复念叨这话。到了自己寝殿,又将这话写在纸上,传去了楚王府。

这厢,贤妃亦刚回殿中不久。

六月里,本就阳光充沛的昭仁殿,更是堂前晃金,飞檐点烁。

贤妃净手后坐下身来,轻轻叹了口气。

“娘娘这是怎么了?”安嬷嬷今日身子有些不适,并未陪同前往请安。这厢看着贤妃回来,面色凝重了不少。

“难不成,秦王殿下那药?”安嬷嬷忧心问过一旁的陆晚意。

“没有的事!”贤妃接过安嬷嬷手中的养生汤,往榻上靠了靠,“皇后娘娘高兴,提起要给七郎择选女郎。”

“好事啊!”安嬷嬷道,“咱们殿下龙章凤姿,正值年华,眼下身子大安,洛阳多少高门,定是悔不当初!”

当初。

当初淑妃百般阻挠自己外甥女和萧晏的婚事,为防万一,更是早早将她嫁去了安西。

一个候门嫡女,再尊贵,也越不过一个亲王。

如此阻挠,不就是嫌他身上顽疾吗?

多少人都是这般看的。

然贤妃以母看子,却不这么认为。

是旁人不肯吗?

分明是她的儿子让旁人不肯。

她如何看不出,萧晏对霍青容半点男女之心的没有。然两姓之好却始终不曾由他自己断开。

说是不愿拂了父母之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