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遭遇绩优股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分卷阅读124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三人继续吃东西,严然明在发愁生产成本问题:“凤霖,会计部核算下来的ml1每台生产成本到底多少?我希望价格能降到2000元一台,这样按照手机行业习惯的50%零售价对批发价的加价百分比,利亚给我的价钱要控制在1350以下,然后按40%的销售回报率,5%的销售和管理费用,利亚每台的成本价不能超过800元。能做到么?"

凤霖苦笑:“单5%的管理费用附加这条就做不到,这还是最小的小头,别的更不用说了。你比我们清楚利亚现在的生产问题。”

傅世泽问:“严总,利亚生产线到底怎么了,怎么质量下滑得这么厉害。”

“利亚旧人说是产量膨胀太快的缘故。我倒是觉得是因为管理不力,没人在那里真正干活抓质量问题,生产线的组织安排都不合理,部门间沟通匮乏,生产流程无法协调,浪费巨大。我回去后马上写整改报告,但是能不能执行到位,我没这权力,得看你们华光自己的力度。”严然明忧心忡忡,“再这样下去,我会失去市场份额的。”

严然明叹气:“ml1本来是个很好的产品设计,但是现在已经上市一年多了,技术优势地位正在失去,你们华光根本无力革新,最迟到明年,整个工艺,从内部设计到外形没有大的改进的话,就会被市场淘汰。”

严然明回来的时候,把包扔凤霖这了,此时把包拿过来,从里面拿出个ml1来给两人看:“ml1在市场上的卖点是它的超薄、大屏幕、高像素三大特点,别看手机很小,设计起来并不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外壳,话筒的位置,内置天线,一个摆放不好,就要影响通话质量,超薄更加增加了工艺难度,成本也随之增加。设计完后要进行各种测试,比如抗压性测试,抗摔性测试,使用寿命测试.....既要性能好,又要外形讨顾客喜欢,还要具有批量生产的可能性——在实验室里生产一台手机跟在生产线上生产10万台手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要设计无数新方案才会有一个方案在测试后具有规模生产的可能性。还有个成本的问题,价钱决定着销售量......一个设计最终能批量生产了,推出市场后,受顾客欢迎而热销的还是少之又少....."

“在你们华光收购前,利亚本身的研发能力,生产线质量水准是非常高的。利亚的原老总我接触过多次,对他也算比较了解的,这人好大喜功,不是做实业的料,但是他很有眼光,也很有魄力,肯砸钱......ml1的设计本来是难得一见的出色,但是现在已经慢慢的失去优势了;本来ml1的触摸屏技术在市场上是非常领先的,现在已经一般般了,再不改进,明年就要落后了......"

凤霖跟傅世泽对视一眼,凤霖说:“郝总不是触摸屏专家吗?”

严然明点点头:“他是非常优秀的触摸屏专家,但是他现在还有什么时间去搞技术?"

宵夜吃完了,两个男人你看我我看你,都赖着不走。凤霖恼火:“都半夜了,明天还干活呢。”

凤霖站起来,把两个男人统统赶出去,拴上安全栓,上床睡觉。

严然明和傅世泽各回各的房间,两人心里都有点烦:凤霖态度模棱两可,令人十分不安。

严然明想:凤霖对傅世泽这个英俊的骗子,其实还是有感觉的。

傅世泽想:严然明是个有魅力的已婚流氓,凤霖你可千万不要失足。好在,明晚上后,他就滚回北京去了。

严然明有点着急,明天是他留在青岛的最后一个晚上,后天他要得走了,但是凤霖和傅世泽都要继续呆在青岛,他走后,他们两人之间会不会发生

分卷阅读124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