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把布匹抱出来堆在炕上,三年两个箱子十二匹布,还有两匹已经用了一半的,谭丽娘翻看了一下,挑出其中的四匹,“这匹嫣红和湖绿的给你二舅母,那个深蓝和紫色留给姑外祖母,那两个半匹一个给张家,一个留个陈婆婆他们,陶陶你记着点啊。”
“诶,知道啦,”陶陶头都不会滴答应着,开了另外一个箱子,从里头搬出一摞棉衣出来,“十月天都冷了,路上也两凉,要不要穿棉衣了?”
“说起来,路上得走多少时间?我刚去翻了一下《大鸿九州记》,北阳府城到都城有一千多里呢。”呦呦在一旁帮忙往外搬冬衣,“上头说日夜不停急行军也要半个月,咱们得走一个月吧?”
“差不多吧,慢慢走呗,赶上过年就行了。娘怀着身子,不用着急吧。”陶陶清完了装棉衣的箱子,开始清理装在另外几个箱子里的棉被褥子和毡子,全部都堆在炕上。现在炕上除了谭丽娘所在之处,已经全部堆满了,将她围了起来。
呦呦调皮,干脆捡了一件大氅盖在她的身上。谭丽娘本来都快要睡着了,结果被她的动作吵醒,嗔了呦呦一眼,没等开口,就被炕上的东西吓了一跳,“这么多呀!我都不知道家里攒了这么多东西了。”
“以后只会越来越多吧。”呦呦打开另外一个箱子,里头是一条鹿皮毯子还有其他的兔皮羊皮之类的皮子。把这些东西人也都扔到炕上之后,呦呦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歪在一张被子上。
陶陶也在一旁坐下来,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推呦呦去给自己倒水喝,“这么多,不用都带走吧,棉被什么的……”
“肯定不可能都带走,一人捡几身衣服带着,路上穿就够了,到了京城再做,你外祖母留下的首饰都带走,还有你外祖父留下的书,这些不能留下。”谭里娘接过呦呦递来的红枣茶喝了,又指使她去拿点点心来填肚子。
“那这样算,好像也没多少啊。”呦呦端着食盒进来。
谭丽娘抓起一块地点心送到嘴边,又拿下来,说:“应该吧。”
可实际上,东西远比呦呦他们想象的多得多。
九月中,桂花盛,乡试发榜。
怀瑾的院试在到家后没几天就收到了成绩,第五名,不如怀宇当初的时候,但是也是很不错的成绩了,毕竟他比怀宇考的时候年纪小,而且他好像也不是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读书上,至少呦呦看过很多次,在怀宇读书时,他在画画。
呦呦想这样也不错,没必要非争一个头名,反正他还小,慢慢来。她一开始还挺担心谭丽娘会不会失望,不过谭丽娘好像完全不在意,甚至还挺高兴,偷偷跟陶陶说,怀瑾还小,要是一下子考了案首会不会骄傲自满啊,别变成第二个仲永。
后来院试发榜没几天王爷王妃就来了,这件事就都忘了,谁也没有再提过。
反而是对于怀宇,越临近乡试发榜谭丽娘越紧张,怀宇的太高了,一下子就是案首,当初只顾着开心兴奋了,现在有点担心万一考得不是头名,甚至不是头几名,他岂不是很伤心?会不会一蹶不振?
九月十五那天一大早上,花家的大门被叩开,来的人是福贤王的另外一个侍卫,叫洪石。他是来报信的,怀宇本科乡试中了举,但是排名有些不太理想,全府城取三十人为举人,怀宇考到第九名。
“王爷说,不是公子学识不足,是您的试卷被雨浇透了,后来贡院在城门口贴过告示的,但是可能你们没看到。”洪石把王爷让说的话都一一解释了。
怀宇其实挺失望的,不过当着外人的面没有表露出来,还和花易岩客气地邀请洪石进来坐,不过洪石拒绝了,说王爷准备启程回京,他得赶快回去。花易岩塞了个红包给他,让他路上小心,希望王爷一路顺风。
等洪石离开,一家人慢慢往回走,怀宇虽然已经大了三岁,到底还是孩子,一时表情没控制好,被家人看出来了。
所有人都来安慰他,“不是你的问题,这是意外,你自己已经做到很棒了,”谭丽娘更是亲自拉着他的手开导他。
怀宇见大家都十分关心自己,感动之余也慢慢放下心结,但到底不能立刻回转过来。花易岩就跟谭丽娘说,他吃完早饭带着怀宇出去散一散心。
“也行,你们出去散一散,男人之间说话比我们方便。然后,什么时候去给姑母他们报信呢?对了,还有铺子的分红,还有呦呦和陶陶的田地,哎呀,好像事情还挺多,我之前怎么没想起来呢?”谭丽娘抬手敲了敲自己的脑袋,觉得真是越来越笨了,“难怪人家说一孕傻三年。”
“说什么呢,哪里傻了,”花易岩扶着谭丽娘在炕上靠着大迎枕坐下,“你这是怀着身子经理不济,等生完了就好。”
等花易岩带着怀宇出去走了一圈,等到午饭前再回来的时候,怀宇果然脸色和心情好多了,呦呦问他他们都去哪儿了,这么久才回来。
“没去哪,先去了一趟县衙,跟姑外祖母和姑外祖父说了要去京城的事,然后跟二舅母商量了一下铺子分红的事,我跟承义和承信了一会儿,然后就回来了。”怀宇手下整理着他的书架,跟呦呦说。
“对了,承义承信不也去考试了吗?考得怎么样?”
“承义没中,就差一名,取三十人,他考到第三十一,承信考中秀才了,第二十九。”怀宇说完,嘴角忍不住翘起来,“这么看来我还是不错的。”
呦呦不知道说什么好,原来不是散心散得心情好,是因为对比之后才心情好。她也忍不住笑了,十四岁,中二的年纪,这种心理,也算正常吧?嗯,一定是正常的。
半个月后,一家人将家里的东西全部都整理完毕了,除了要坐人的马车,另外又收拾出差不多两车六个箱子的东西,每个箱子都是两尺高宽的,其中光书就装了两个箱子。
还有一个箱子单独装着的是那座一尺半高的青铜鼎里头塞了些不怕皱的棉衣,免得碰撞,另外在棉衣里裹了些首饰。其余的三个箱子都是衣物布匹之类的,衣物之中同样掖了不少的首饰在里头。
谭丽娘说了,家里每个人随身只带三套衣物,都要最简单最朴素的,就连首饰母女三人也都换下了平时戴的金玉首饰,换成了素银的。
“出门在外,财不露白,小心为上。”谭丽娘如是说。
呦呦十分拥护谭丽娘的这个决定,这可不是治安良好的现代,即便是现代出门在外还有被偷窃的可能呢。在这种去庙里进个香都能遇到土匪的时代,真的是危险无处不在啊。
“那其他的东西怎么办?再买辆车装吗?”怀瑾瞅一眼院子的六个箱子,仰头问谭丽娘。
“不自己带,交给镖局。”花易岩替谭丽娘回答了,“北阳府有个顺安镖局,他们的镖头我认识,以前一起洗过马,我前些天给他捎信了,这两天就有人来拉。”
怀瑾第一次知道有镖局这种事,好奇的不得了,拉着花易岩的手问来问去,花易岩也很耐心,知道都告诉他,不知道还鼓励他等镖局的人来了可以亲自去问。
两天后,镖局的人来把箱子就拉走了,还细心地用防雨布包好,捆了好几道绳索。等到箱子都拉走了,谭丽娘把陈婆一家叫进来,“过两天我们就要进京了,这处房子不卖,你们继续看家,银子我给你们先留半年的,以后每个半年会叫人捎回来给你们,记得严防门户,头进院子的房子和你们可以租出去,但是正房和东厢房不能租,里头的摆设不许动。”
陈头和陈婆子都磕头表示对主家的感谢,谭丽娘的意思他们都明白,一进院子的房子租出去,房租就是他们老两口的了。更何况每年还有额外的钱送来。
安顿好了家里的一切,十月初二,宜出行,全家人上了南去京城的马车。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启程啦!下一章,到京城!
第70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