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怔然过后,陶晔转瞬恍然,满目恭敬,带着灼热的目光,道:“殿下当真是深藏不露,满朝上下,怕是连皇上在内,都不知道殿下有如此韬略。”</p>
“既是陶大人和禁军统领大人发现了,那还恳请两位,替我瞒下。”萧煜嘴角抿过笑意,神色一敛,认真道。</p>
陶晔凝着萧煜,满目不解,“殿下英明睿智,乃天下苍生之福,朝臣之福,殿下为何不以真性情见人?”</p>
禁军统领怔怔看着萧煜,脑中浮光掠影,忽的想起多年前顾臻说过的一句话。</p>
当时,他以为顾臻不过玩笑,浑不在意,如今猛然想起,竟是愣住。</p>
好一个顾臻!</p>
“我的原因,此时不便相告,等到了时机,陶大人自然就知道了,不知陶大人可否做到替我隐瞒?”萧煜满目真诚看着陶晔。</p>
陶晔沉默一瞬,抱拳行礼,“殿下放心,只要殿下英明果决一心为苍生着想,殿下的事,臣万死莫辞。”</p>
萧煜眼中拂过一丝陶晔不及察觉的神色,转瞬笑道:“陶大人严重,不需要你万死莫辞,只要守口如瓶就是了。”</p>
言罢,萧煜转头看向禁军统领,“大人呢?”</p>
禁军统领忙收敛心头万千情绪,铮铮道:“殿下放心,臣一定守口如瓶!”</p>
陶晔和禁军统领皆是聪慧通透之人,萧煜在他们面前,只要略展真实水平,他二人再稍稍一想这些年宫中的人事变故,尤其是近半年内,一连失利的二皇子和三皇子,所有之前的疑惑便会豁然顿悟。</p>
在他们面前表露自己的真实水平,不过是为了在将皇位让给萧炎之前,他处理朝政能够少受大臣掣肘罢了。</p>
一个平庸无能不学无术的皇子做储君登帝位,朝中大臣,总会对他的决策百般质疑的,哪怕那决策是百里挑一独一无二的好!</p>
此事说罢不提,话题又重新落到眼前南安王一事上。</p>
之前陶晔和禁军统领已经同顾玉青一起,确定了派使臣前往南越和辽东,可派谁去,却是迟迟难以定下。</p>
这前去之人,必定是要身份尊贵才能镇得住南越和辽东的皇室,并且让他们感觉到我朝的诚心。</p>
可又不能大张旗鼓,毕竟是划分国土给人家,这种事,能遮掩,还是要遮掩的。</p>
更何可,还不能引起南安王的警觉。</p>
这人选,就越发艰难。</p>
“殿下可是有合适的使臣人选?”陶晔满眼愁云。</p>
萧煜却是气定神闲,“平西王府世子与祁北姑苏家的少将军,两位以为如何?”</p>
祁北姑苏家的少将军,谁都知道,那是皇子萧恪被皇上过继过去的。</p>
身份尊贵自是不必说。</p>
而平西王府的世子,虽然此人庸庸碌碌,可到底也是身份高贵。</p>
而且,这二人,皆不会引起南安王的注意警觉。</p>
可……他们能当此大任吗?</p>
陶晔不由犹豫,转头朝禁军统领看过去,禁军统领对萧恪的认识,要远远深于陶晔,略略一想,便道:“就按殿下说的,让此二人去,不过,臣以为,还是该派暗卫暗中保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