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回八十年代搞京剧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0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又介绍了一下二团的情况和演出的报酬后,郑团长诚恳地说:“您也不用现在就决定,这是我们二团的地址,如果班主乐意就拍个电报给我们,我们这周六就安排演出。”

“怎么这么急?”薛山奇怪地问了一句。

郑副团长露出一个心照不宣的微笑:“这算是政-治任务,等过了这阵风向,也不一定有那么多资金了。”

作者有话要说:周文素:淡黄色连衣裙,蓬松的头发,和我一起嘲讽凤山京剧团的造化(不好意思跑错片场了

抽签儿:指看一出剧中途离场。

第31章

凤山五人组回到了槐下镇。

还没进门儿,于学鹏和其他剧团里的人都在院门口等着了,见到薛山,于学鹏赶紧问:“薛老,怎么样?”

“别提了,我们没被选上。”薛山挥挥手。

于学鹏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失望的神色,但是很快又振作起来:“没事儿,两个孩子还小呢,以后有的是机会。”

“机会现在就有,就看班主您愿不愿意。”

薛山把市京剧二团的邀约跟于学鹏讲了一遍,于学鹏沉思片刻后说:“这事儿要和两个孩子和孩子的爷爷商量。站在我的立场上当然是同意的,对两个孩子的未来有好处。但是这样来回奔波,也确实是耽误学习。槐槐就不用说了,胜楼是我看着长大的,就跟半个儿子一样。他们现在刚上初三,还有一年半就要中考,正是关键的时候,万一因此把成绩落下了,他将来不想学戏想考大学了,就该后悔了。”

“我看那孩子是有主意的人,不像会后悔。”薛山说。

话虽然这样说,于学鹏还是把要演出的几个人以及盛春都叫来一起讨论。

盛慕槐和凌胜楼都明确表示了想去的意愿,而且说周六周日把作业带上,在火车上也可以学习,一点儿不会耽误。

盛春说:“孩子也大了,对京剧的钻研越来越深入,我也转变了思想,不会再为学习阻止她学戏。去省城我是支持的,观众就像试金石,演员只有在舞台上才能蜕变。”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