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公社还会出砖瓦木料,九队只要出工出力就行了。
当然也有个别反对的,吴寿山,也就是先前的吴队长就不赞成,“既然是几个生产队的学校,为什么我们红旗九队的人多出力?太不公平了!”
小春婶儿也不理他,只又问:“还有反对的吗?”
再没有人了。
万寿山就赶紧说:“万彩凤没在生产队,她要是在,一定也会反对!”
便有人说:“万彩凤跟着二龙住到了化工厂,将来曾孙子生下来就是城镇户口,再不回来上小学,当然不管生产队里有没有小学了。你们吴家没跳出农门,总要世世代代在九队里住着的,你家小儿子上了中学,可还有孙子呢,难道你就不为孙子着想?”
吴寿山就涨红了脸,提高了声音,“我可不像你们那样自私自利,只想着自己家,我是考虑到整个生产队!”
“嘻嘻嘻,你不自私?我们自私?”社员们像听了笑话一样都笑翻了天,“整个生产队最自私自利的就你呀!”
“就因为小春婶儿当了新队长,只要她说东你就说西,这其实也是自私!”
吴寿山再说了句什么,可大家都没有听,因为队长在上面已经大声宣布了,“民主还要集
中,生产队里大多数人都同意了,事情也就这样定下来!”说着留下了学校和队部的人,再加上杨瑾,“我们陪着罗书记和朱干事看看怎么扩建学校,只要公社的砖瓦木料到了,就开始盖学校!”
红旗九队地多人少,宅基地也富裕,特别是队部和学校旁的中心地带,先前只批过知青点儿,后来吴队长给儿子批了一块,其余的都保留着,如今就在学校的东墙外划进一片地,如此施工也容易,只要拆了东墙就可以扩建,其余的几面墙都不必动。
新划的地上盖三排红砖房,每排两间教室,五个年级各一间,多余的一间做办公室;原来的旧校舍存放教具杂物等;操场扩大了,正好再放两个篮球架子两个双杠——朱干事答应从公社的教育经费里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