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50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299章 终于来了

对于周华, 鲁盼儿一点儿也不同情。

他就是个坏人,又做了那么多坏事, 被抓判刑都是理所当然的。

就是章丽雯,也没什么可怜的。

哪怕当初她被周华骗了,可是之后, 有那么多次机会可以跳出来,但她还是选择了跟着他一条路走到黑,最后害了自己害了女儿。

鲁盼儿与杨瑾谈论了几句,便也罢了……

不想, 没多久法院的两位同志竟找上门来,“这是在周华案里发现的证物, 请你们帮忙确定一下。”

周华案里的证物,能与自家有什么关系?

可是, 居然真有关系!

原来法院的工作人员带来的是西山胡同一号的房证!

“周华被批捕后,一直避重就轻,拒不交待罪行,”法院的工作人员穿着制服, 严肃地介绍,“这本房证是在他的一处秘密住宅里发现的,可他先是拒不承认是他的, 后来在铁证面前又推说忘记了……

不知你们是否了解这本房证为什么在周华手里?”

“当年落实政策的时候,章处长说曾经在卷宗里看过这本房证, 可我们去领的时候却没有了, 为此还生出了许多事端……”

杨瑾讲了事情的经过, “就这样,我们重新补办了房证。”

鲁盼儿也回想起来,“我去补办房证时,房产局的俞大姐说,曾有一个老太太拿着房证要办理手续,现在看来可能是周华派去的人。”

“应该是周华的母亲,”法院的工作人员说:

“周华贪污所得大部分都放在他母亲那里,这本房证也是在那里找到的。”

原来如此啊。

鲁盼儿和杨瑾总算解开了当年的迷团。

法院的工作人员也理清了头绪,笑着说:

“这件事我们会记录在案,案子完结后房证再发还你们。”

法院的工作人员言之有信,周华案子结束后,他们果然将房产证送了回来。

其实这本房证已经作废了,但是重新收回来做个纪念也不错。

夫妻二人一笑,“谢谢你们。”

“这是我们的工作。”

两人笑着告辞,走到门口却又拍着青砖墙说:

“说起来还是你们救了周华呢,如果这套房子被他贪污了,金额上亿,量刑一定会更重。”

周华只能监狱里一辈子了,如果再重下去……

杨瑾如实地说:

“当年这房子并不贵,最初的补偿只有五千元,后来也不过加到八千……”

“我们也不是因为钱少才不同意的,而是想要回长辈传来的东西,”回想起来,亲身经历的事情似乎不真实,鲁盼儿摇着头说:

“房子价格涨得太快了。”

“谁能想得到呢?”

法院的工作人员也笑着说:

“不必说你们这种大房子,就是我家平常的住宅,现在都要好几百万了。”

“可不是,这些年,价格涨得最多的就是房子吧。”

有人在一旁笑着插话,“贝勒府这种老宅子,是越来越稀缺的资源,价格还会再涨!”

原来是宁林和陈建国,话正是宁林说的,建国瞧着法院的人走了,悄声关心问:

“他们怎么过来了?”

“是周华的案子。”

这起案子涉及的人员多、金额多,已经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宁林和建国又都与周华打过交道,早知道的,宁林抚额庆幸,“我早断定周主任会出事,他实在太贪了,又一肚子坏水……

从你们家动迁时,我就看了出来,从那以后再不跟他来往——亏了我聪明,这个案子才没牵连到我!”

“圈子里都知道周华是什么样的人,很多人都被他坑过,他出事了,好多人都庆祝呢。”

建国也说。

因遇到此事便聊了几句,建国才说到正题,“我今天来正是送请帖的,大玲的婚期已经定了,准备在北京办喜事儿,春妮回去接我妈了。”

“恭喜你呀!”

杨瑾和鲁盼儿接过请帖,又问:

“陈婶儿身体还好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