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0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就是写信,你恐怕也不能及时收到。”

“你今日到家却也巧了,我才从舅舅那边回来。”

鲁盼儿便讲了舅舅家里的情况,“我瞧着舅舅精神头儿十足,要大干一番,人也更年轻了。”

“舅舅的手艺好,做衣服的客人自然多。”

“舅舅想着挣了钱重新回到省城,把王家裁缝铺子重新开起来!”

鲁盼儿又笑,“今年不能参加高考的消息就是在舅舅家听到的,当时我还有点难过,舅舅几句话就把我劝好了,还让我想到一条新出路。”

“原来你已经知道了。”

杨瑾心疼地将鲁盼儿抱在怀里,“不能上大学还是很遗憾的。”

“不遗憾!”

鲁盼儿轻松地笑着说:

“舅舅说的,‘荒年饿不死手艺人。

我决定最近就搬到北京,专心做一个手艺人啦!”

“所有的事儿我都想好了:

缝纫机、码边机都带到北京,我就在家里开一个裁缝铺子,兼织毛衣,怎么也能挣下日常花销;家里分的地请吴九爷帮着种,他答应给我们一家人口粮,丰收和丰美在学校交的粮食也由他们家包了;梓恒到了北京可以继续上幼儿园,梓嫣先跟着我;你和跃进每周末都能回家,丰收丰美放假就来北京……”

听着鲁盼儿的一大篇打算,真是井井有条又十分可行,杨瑾先前的郁闷一扫而空,“你可真是拥有最顽强的生命力,就像野草一样!”

“我怎么能像野草一样呢,野草不好看,我觉得自己至少像一朵野花。”

鲁盼儿心情很好,调皮地反驳。

“把美丽的盼儿比成野草是有些不大合适,”杨瑾也有心情开玩笑了,“至少也要比成太阳花。”

家里种在墙头的太阳花早开了,将小院点缀得艳丽多彩,鲁盼儿很是喜欢,“比起牡丹、兰花什么的,我倒是宁愿被比成太阳花。”

原本杨瑾随意说笑,认真一想,竟然不错,“虽然牡丹是国色天香,兰花风姿过人,不过太阳花的美并不逊于它们。

而牡丹、兰花十分娇贵,总要小心呵护,我们家的太阳花只要一片阳光,几点雨水,就开得灿烂动人。”

“我最喜欢我们家的太阳花了!”

又说评花,又是喻人。

鲁盼儿听了心里美滋滋的,“我到北京之后,也要在那边的家里种上一片太阳花!”

想到妻子就要带着儿女去北京,杨瑾说不出的开心,“没想到,我们一家人倒能提前团聚了。”

“正是呢。”

鲁盼儿的感觉也是一样。

“在北京时虽然知道农村改革,可还是回了生产队里才明白,改革不只是包产到户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更是把大家从田地上解放出来,不必再被工分、口粮束缚,你才能离开红旗九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