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75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正好绒布胡同那边新开了家卤煮火烧,我们就去那家吃吧。”

赵新月拉着蔡颖转向绒布胡同,大家都笑着跟了过去。

五毛钱一大碗的卤煮火烧,里面有面饼、炸豆腐、猪肺、猪肠,煮得香浓软烂,再撒了香菜末,淋点儿麻油,大冬天里每人都吃出了汗。

虽然便宜,可也真好吃!

饭后,看大家各自回家,蔡颖跟着鲁盼儿回去,因为搬家,她把小豆儿托给丰收和丰美带着,要接女儿回去。

鲁盼儿便悄悄塞给蔡颖五十元钱,“搬家总有一些花销,你先用着。”

“不用,我自己还剩点儿钱,而且我爸妈和大哥、二哥也给我凑了五十元。”

蔡颖坚决推了回来,“我和小豆儿不用买粮食,花销有限。

除了织毛衣,我还有挣钱的办法呢。”

织毛衣的活儿多半都在年前,那两三个月是蔡颖挣钱的主要时间。

过了春节,几乎就没有人再织毛衣了,她就拆棉线手套。

变压器厂、毛巾厂这些国营企业都会给工人们发劳保用品,其中有一项就是棉线手套。

工人们在劳动时省着些用,一年能节约出几副。

若是一家人都在国营企业工作,余出来的手套就很不少了——将这些手套拆开织成毛衣毛裤,虽然不大好看,但经济实用。

许多家也都是这样做的。

不过拆手套,把线头接起来,最后再织成毛活儿特别费时间,总会有人懒得做,于是蔡颖就接了过来。

当然,穿这种绵线毛衣毛裤的人家都不富裕,所以手工费极低,忙上四五天,也不过一两块钱。

鲁盼儿从不做这样的活儿,她现在也很少织毛衣,觉得纯粹用手工做事太慢,“不如你跟我学裁缝吧,用机器干活儿又轻松又快,挣钱也多。”

“我知道你们都在帮我,尤其是你,教我学织毛衣,又给我介绍毛活儿。”

蔡颖就说:

“不过,我还是不学了。”

“不是我不想听你的,而是学不会,真怕像吴强他妈那样把一块好好的布裁成碎布。

就算我能勉强学会做衣服,也不能像你一眼就看出那些新式样的衣服是怎么做的,然后就做出一样的来——真的,我没你那么聪明,我只会做些简单的活儿。”

“织毛衣就很适合我,我不怕辛苦,一点一点地用心织,现在找我织毛活儿的人越来越多了。”

“年前两三个月我挣了差不多二百块钱,其余的时候每个月也能有十块八块的,足够我和小豆儿用的了。”

“现在我们买了房子,有吃有住,我特别满足了。”

“别担心我,鲁盼儿,我和小豆儿过得挺好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