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姐你真逗,这灶膛还没点上火呢,你倒是把肉都分好了。行了,一切等咱们真的考过了再说。”
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刘英红便没再多说。
她俩倒是看得开,主要是她们发现,就韩远征这个搞法,起码他们队上能弄来两艘新船。既如此,就代表肯定有旧船下来了。实在要是不行,她们还能承包下如今这艘船来。虽说收网时太废力气了,可一网鱼捞不动,还不兴半网半网捞吗?是累点儿是苦点儿是费时间点儿,但日子还是能过下去的。
这俩是看开了,可也有人看不开。
许国庆便是其中之一。
他愁死了。
八十年代的变化,说是日新月异都不为过,也就是他们处在小岛上,这才没有切身体会到外头巨大的变化。可就算如此,有一点他们还是有所体会的。
那就是物价。
要知道,八十年代初期跟八十年代末期的物价差距,那真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要是有人长达数年不曾接触过买卖,骤然接触后,绝对会吓死个人的。
尤其在前几年,也就是许国庆他哥刚出事那会儿,渔业队就给了二十块钱的抚恤金。别看这个钱放在现在是少得很,可搁在那会儿,真心不算少了。
在当时,一个船老大的工资,都只有每个月八块钱。
可之后呢?
物价飞快得上涨,工资虽然也涨,但完全跟不上物价那个速度。到如今,许国庆每个月拿到手的钱,真的只有混个肚儿圆。偏生,家里原先的那些个存款,都已经用光了。还是用在了给他娶媳妇那事儿上,弄得连抱怨都不能了。
在这档口,忽的来了这么一桩事儿,许国庆觉得新船简直就是为他量身打造的一般。
虽说这年头推崇的是男的出去干活拿钱回家,但许国庆毕竟跟那些打小就被寄予厚望的人不同,他从小就是缩在他爹他哥背后的,想着哪怕他爹走在了前头,那也有他哥照顾他。到时候,他哥去开远洋船赚大钱拿回家里,他嘛,就跟一艘不大不小的船,三五天回趟家,当然要是能每天回家就更好了。
前提是,他哥还在。
本来,他只需要管好自己就成,哪怕管不了自己,他哥也会补贴他一些的。可如今,他不但要管好自己,还要管他老娘、妹子,甚至连嫂子和俩侄儿都不能彻底撂开手不管。更别提,他本身就还有老婆,以及将来的孩子……
钱钱钱,许国庆自认不是贪财的人,可他如今想疯了也想要弄到钱。
其实这也实属寻常,以前的人拿着钱也不知道干嘛去。他们这些打渔为生的人,又跟那些捧着国家铁饭碗的人不同,他们没什么票证的。倒是卖掉了鱼后能拿粮票,可那也是自家的口粮,并没有多余的。至于布票、肉票、糖票乃至工业券之类的,更是瞎扯淡了。
哪怕隔段时间会有专门运送物资的小船靠岸,那也是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像你再有钱,你会去买十个八个的痰盂吗?没那个必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