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陛下是想让百越尽快归附,让我们去支援北方?”
“没错,要知道北方边关的匈奴随时准备着来犯,还有长城工程重新启动,都缺少大批量的人口填充,陛下已经不准备在百越身上浪费时间了。”
真要说起来,北方边关的秦军和劳役加起来也不过四十多万,而南方边界线的秦军呢,从一开始就是五十万打底。
可是很显然,人数的优势在南方顶多起到一个震慑的作用,却没有办法把百越给彻底的收复。
“可是先生,百越就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只怕短时间内他们不会接受您的游说的。”大将们皱眉道。
“我会尽力游说那些规模较小的越族,至于那些规模庞大,并和秦军时常作战的越族,能劝降就劝降,如果实在没有办法了,我会选择强攻。”郑循道。
“强攻?”要知道,他们五十万大军都没办法强攻下百越啊。
“你们该不会以为我这次来就带了一张嘴吧?”
难道不是么?
名家厉害的可不就是那一张嘴。
大将们没有说话,郑循却从他们的脸上看出了这个意思。
“我名家可不讲究“妇人之仁”那一套,我会用尽自己全力游说那些越族心甘情愿的跟着我离开,至于那些实在不愿意离开的人,我也不会手下留情。”郑循道,从一开始他就做好了手染鲜血的准备。
至于为什么一开始不用武力强迫?因为那样得来的归顺并不是真正的归顺,难保未来不会发生反水。
每天都对大将们进行撸毛,总算让那些大将们明面上收起了对百越的敌意。
尽管心里依旧不舒服,可是权衡一下利弊,他们还是选择先看看这位名家名辩的手段。
第二天,郑循依旧找了一位越人为他带路,没有人带路他绝不敢轻易涉足这片神秘地界。
路上,郑循敏锐的察觉到相比起昨天来,今天他这位带路人心情好像很好,话也多了不少。
那种欢快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难道是越族在昨天就已经做好了决定?
越族确实已经做好了决定,却不是郑循想象中的那一支。
在越族族长那里见到了另一位越族族长,得知原来是另一位越族族长选择跟随他一同离开,郑循知道,百越的冰川一角已经被他挖动。
至于全都是老人,郑循并不在意,这就像一个开始,青壮年迟早会有的。
“越族族长,你们放心,出去以后我会帮助你们尽快融入大秦的。”郑循向另一位越族族长承诺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