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刑侦档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刑侦档案——清韵小尸(168)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但是细细看起来,落实到了每一个步骤,她感觉其中有些事件是没有意义的废话,所谓的回溯,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却很可能是在做无用功。

徐悠悠一向是直来直去的一个姑娘,在会议上就当面问了出来。

陆司语没有直接回答徐悠悠,而是看了下宋文,宋文对他轻轻点了一下头,陆司语便道:那我就对这份资料,进行一些解读,寻找一下她虐待,杀戮行为的本源。

关于这个女人,我曾经搜集了数次的资料,最初是在芜山敬老院一案,后来的一次是在519案之中,但是那些还远远不够,最近我在对资料进行进一步的补全,每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

陆司语一边看着资料,一边讲述:夏未知的左臂上,有几个留下的烟头烫伤的伤疤,只要撩起衣袖就可以看到,所以就算是夏天,她也喜欢穿长袖的衣物。由此我们推断出,她小时候曾经受到过父母的虐待,这种虐待绝大部分源自于父亲,因为他的父亲才有抽烟的习惯。她觉得这些伤痕十分羞耻而又让她刻骨铭心,这些童年的阴影,为她之后的行为埋下了伏笔。

徐悠悠听到这里点了点头,这些还比较浅显,也比较容易理解。

夏未知的母亲是在医院外面的药房买药的,因此小时候她就经常被带去药房,她却最喜欢消磨时间的方式是到医院里,坐在急诊室外,看着那些医生们抢救病人。

陆司语又拿出了两份资料:小学时候,有一次她的一位同学不小心摔伤,引起了严重骨折,其他的孩子都怕得逃走了,只有夏未知在旁边安慰同学。她因此获得了学校和老师的表彰。同样,在敬老院中的初访时护士也提到,有很多包扎伤口的时候,本来她们做就可以了,夏未知却热心帮助了她们。看起来夏未知是一个好心,喜欢帮助他人的人。

陆司语说到这里面色平静地总结道:可其实,我认为她是在欣赏伤口。

她从小就对生物和解剖有着浓厚的兴趣,她不惧怕尸体,敢于在医院停尸房外玩耍。她一度是生物课代表,我们可以找到的资料上,她都是负责动手解剖的人。这一点在她上了医学院之后也有延续。

她从小就喜欢穿红色的衣服,佩戴珍珠配饰。但是她的喜爱和一般人的喜爱并不相同,在她的认知之中,红色代表血液,珍珠的材质接近骨骼。她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这种嗜好,为了掩盖,所以选择读医。

可以说,这些是她的向往和期待。

讲解到这里,徐悠悠又点头表示理解,不光是夏未知,很多变态杀人狂都有此类特征。

陆司语说到这里,又整理了一下几份资料:下面说一下她的另外一个特质,她喜欢看书,初中时候就常去学校的图书馆。她曾经有过一位关系较好的高中女伴,但后来因为考上大学,两人不再联系,根据她朋友的回忆,夏未知的第一个暗恋对象是他们班的生物老师,一位中年男人。

我们调取了夏未知高中图书馆的借阅书单,其中有很多世界名著,借阅时间最长的,依次是《简爱》《洛丽塔》和《爱玛》。她还有一篇《简爱》的读后感发表在当年的校刊上,其中对男主的喜爱溢于言表。这三本书之中的共同点是男主和女主悬殊的年龄差距,她带入的是女孩的身份,我认为这些事实说明她有恋父情节。

而在现实之中,她确实喜欢年长,有安全感的男人,暗恋的对象都明显大于她的年龄。这也和她在小时候就饱受父亲的虐待相关,她希望自己的恋人,能够用爱意取代自己的父亲对自己的严苛和责罚,给予自己关怀与爱意。

除了喜欢这些之外,她还有一定的Sadism倾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虐恋情况。而且夏未知不单单是Sadism她的身上还包含了一定Masochism的特质。

这个结论,是从她绑缚老人手的绳结,还有曾经去过的论坛贴吧等推断而出。警方最初把这种捆绑方式认为是手术结的变种,可其实,这是在绳技之中的一种结,源于日本的一部知名限制级影片。国内后来才开始有人模仿打出这种结,并且在小众圈子里流行。

陆司语又把几份被害者的调查表拿了出来:后来夏未知的父亲重病,有很长时间成为了家庭的拖累。因此她对老人的虐待之中,受害男性也就远远大于了女性。

而她为什么如此仇视自己的父亲呢?除了父亲对她幼年时候的虐待,老年时候的拖累,其实中间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

陆司语的声音还在继续:以上的分析只是夏未知的恶之起源,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她最不能容忍的是什么。

夏未知在小时候,曾经短暂离家出走过。我们查问了她的亲属,对方的证词是,不过是因为一件很小的事,当时夏未知考试得了第一,本来她妈妈答应她奖励给她一个书包,结果那段时间她妈妈比较忙,一时没有买给她,她就离家出走了,后来在离家不远处的一个小公园里被找到。

答应了买给她书包,最后却没有兑现,在母亲的眼中,这或许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对于夏未知,明显不是。

在大学的时候,夏未知曾经有一个关系很好的女生,但是两个人很快关系恶化。根据她的室友回忆,起因是两个人约好了一起出去,夏未知反复强调了不要迟到,那个女生却迟到了,她们因此吵了一架。

在这些事之中,我们可以看出。她虽然看起来柔和,但是有其底线,无论是亲戚,朋友,关系再好的人,一旦无法兑现承诺,她就视为发生了背叛,在她看来,就是不可原谅,无法接受的。

于是我们再次回到夏未知对她父亲的厌恶之上,再去查访,就发现了他的父亲在中年时期曾经有过短暂的出轨,她的母亲却选择了对父亲进行原谅,于是一切又说得通了。她因此更为怨恨自己的父亲,甚至责怪懦弱的母亲。

根据这些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她为何会在敬老院中虐待那些老人的原因,特别是其中的那些老年男人。因为在她的心目之中,那些男人,是她父亲的替代品。她的潜意识里,是在反复折磨杀死自己的父亲。

以上的推断可以得出结论,在她的杀人对象甄选之时,是有一定的标准和依据的,这时候我们又可以发现,一些明显不符合她甄选标准的对象。那么这些对象,我们就可以合理怀疑,是否其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或者是有其他人的参与。

比如,这位死者,这位,还有这位。陆司语说着话,在几个人名上画了圈。

其中一名死者的身份是白洛芮的姥姥,她明显不符合夏未知甄选受害人的标准。我认为她的死亡,是白洛芮和夏未知产生的交集,这可能是一次交易。

夏未知自己的童年支离破碎,所以她在她的那些学生们的身上,投入了很多的感情。

举了一些例子之后,陆司语总结:当你对她足够了解,总结的规律也足够多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已知的信息,对她的行为进行判断和补充。不合理的事情,就可以作为我们的疑点。合理的事情,可以帮我们探知她的杀意,她的本源。

陆司语说到这里,放下了白板笔,看向眼前的几个人,他的目光冷清而锐利:一切的表征现象,都是人之内心投影的结果。

在陆司语的讲述之中,徐悠悠一直安静听着他梳理着夏未知的人生。

她看向他的目光逐渐从淡然,变到激动,随后钦佩,折服。

直到现在,徐悠悠终于理解了陆司语最初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她也理解了为何宋文对陆司语一直欣赏有加。

能够把二十多年前的诸多看似毫无关联的碎片信息整理分析成这样,徐悠悠不知该怎么形容自己心里的惊讶。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