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道韫执意要前往义阳,想向荀灌寻求答案。
“官奴与五郎,究竟在做什么……”王肃之眉头蹙着,双眼流露出担忧的神色。
他抬眼看向谢道韫,犹豫一下,王肃之低声言道:“令姜,我……”
谢道韫嫣然一笑,温柔地言道:“四郎欲出境北上?”
王肃之点头,他叹气道:“五郎与官奴皆我手足,他二人在外面,我心有不安。身为兄长,我理当照顾他二人。”
谢道韫笑着说道:“王五郎与征北将军分别前往淮南。便说明征北将军并不知晓五郎跟随在他身后。待他二人相遇,征北将军必定要询问王五郎,耽搁王五郎北上日程。还有几里便到义阳,不如四郎先随我去拜访巾帼将军,询问清楚情况后,再做打算,追上王五郎。”
王肃之想了想,轻轻点头。
枝头梨花似云,春光明艳。
司马道生徒步行走一路,终于回到建康。
这一路走来,司马道生遇见了不少流民。今时不同往日,司马道生的心境变了,不再用高高在上的目光看待那些流民。看到流民受苦,司马道生心生同情。
赌气离开会稽,司马道生没有带奴仆,身上也没有食物钱财。
在他离开会稽当晚,翌日清晨,会稽王派来的上百名侍卫,便追上了司马道生。
司马道生让那些侍卫离他百步远,不愿亲近会稽王派来的侍卫。
司马道生心里憋着一股怒气,不肯吃那些侍卫送来的东西。
终于,司马道生饿晕了。
体验过饥饿的感觉,司马道生不敢再任性。他不再抵触那些侍卫。
遇到的流民越多,司马道生的心口越难受。
当着流民的面,司马道生开口告诉他们自己的身份。并且承诺,若是流民愿意前往会稽,他必定会让人安置好那些流民。
听说了司马道生的身份,流民愿意相信他。纷纷前往会稽。
会稽王得知此事,沉默许久,吩咐守城士卒放流民进城。
在外面没有纸笔墨,司马道生只好撕破身上的衣料,划破手指头,写了一封血书,命侍卫送回会稽,送到漆子巷王家。
收到司马道生的血书,王羲之乍然吓了一跳。仔细看过内容后,王羲之面露微笑,将王玄之几人叫过来。与几个儿子商量,该如何安置那些赶来会稽的流民。
得知司马道生写了一封血书给王羲之,托王羲之照顾那些流民,会稽王一夜不眠。
次日,会稽王一早到王家见王羲之,表示自己愿意出力帮忙照顾那些流民。
王羲之自然不会拒绝会稽王的请求,他笑着拉会稽王一起搞事情。
司马道生徒步走了一个月,才回到建康。
回到建康时,已经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