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玄笑着告诉老者:“那老翁是否知晓,车骑将军安置流民一事?”
老者好奇地问道:“愿闻其详。”
谢玄笑呵呵地说道:“曾经,建康有许多流民。车骑将军心怜那些无处可归的流民,便花重金在历阳购置大量田产,将流民迁往历阳,让流民过上耕种安定的日子。故而,晋国接遗民过江时,车骑将军才能捐出十万石粮,救济遗民。非但如此,车骑将军还安置了从建康到会稽这一路上遇到的流民。车骑将军做了许多好事,他可是一位低调善良的好人!”
老者听得认真,点头夸赞道:“车骑将军乃大善人!大良臣!”
想了想,老者起身,他说道:“今夕有幸,遇到车骑将军,小老儿家中有一只母鸡,定要宰杀烹之,招待车骑将军!”
谢玄拦住老者:“不可不可!”
见谢玄如此紧张,老者停下来,疑惑地问道:“为何不可?可有缘故?”
谢玄告诉老者:“车骑将军饮热汤后,便要启程离开。老翁心意,车骑将军心领,老翁不如坐下,好好看着这热汤。”
老者点头,可惜地说道:“若是车骑将军能久坐片刻,小老儿便能宰杀母鸡招待其。”
谢玄笑着说道:“车骑将军知晓百姓日子贫苦,从不会贪吃百姓的东西。”
老者夸赞道:“车骑将军真乃大善人!如此善人良臣,定要长命百岁!”
谢玄点头:“是也!”
谢玄忽然问道:“不知近来义阳可有发生趣事?”
老者伸头望了眼锅里的水,笑着告诉谢玄:“倒是有几件趣事。前几日,深夜里。邻里说看到了一盏天灯!那天灯,自南来,随风向北而去。甚大!”
“大天灯?有多大?”谢玄好奇地问道。
老者望了眼屋子,比划道:“听邻里所言,那天灯比小老儿的陋居还大!”
谢玄惊讶:“竟有如此大的天灯!那天灯上可写有字画?亦或是有何特别之处?”
老者摇头:“小老儿未能亲眼所见,只是听邻里所言罢了。听闻那天灯下面,绑了个木箱子。奇也,带着这么大的木箱子,竟然还能上天。”
谢玄若有所思,出声问道:“具体是那日夜里?”
老者想了想,回答谢玄:“四日前深夜。丑时过后。”
谢玄收回手,小手握成拳头,面色严肃。
看到水烧开了,老者赶紧起身将水盛到碗中。
“小郎君让让,这热汤烫手,小老儿恐溅到你身上。”
谢玄转身跑出灶屋。
刚跑出来,便看到了司马道生站在外面,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过来的。
谢玄拉着司马道生回屋。
两人前脚刚进屋坐下,后脚老者便小心翼翼地端着热汤回屋。
司马道生起身,主动伸手接过。他面色不自然地说道:“多谢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