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城城门紧闭,很显然是不愿让大宋驻军通过。
什么大印丢失?统统都是借口。
再结合新任知州、通判的离奇死亡,朝廷也随即作出了决策,河北西路驻军全军出发,征讨幽州城。
虽然自大宋开国以来,幽州便不在版图之内,如今被唐钰收复,却想着独立自治,原本朝廷也不大愿意接管幽州,只是司马光不接手可以,派了官员却被暗杀,派了驻军却不让进城,这可是实实在在地驳了右相大人的面子。
是可忍孰不可忍,十万大军前往幽州平乱,不是为了收复失地,而是为了争回右相大人的面子。
结果可想而知,司马大人非但没有找回面子,反而还丢了里子。毕竟掌心雷的威力可不是浪得虚名的。
南北两场战争,均以朝廷的失败告一段落,司马光终于认识到如今的战争并非将士们凭着胸中的余勇便能左右战局的冷兵器时代了。火器的利用令战事呈现了一边倒的状态,纵然朝廷人多势众,在犀利的掌心雷面前根本占不到半点便宜。
如今能够与这两座城池中的反叛势力分庭抗礼的,也只是王韶所率领的京城驻军一支军队了,因为他们手中还余有一批在熙宁元年对西夏的战斗中用剩下的掌心雷。
而令司马光拍案而起的是,京城禁军统领王韶借口身体抱恙拒绝出战,而他手中掌控的掌心雷更加不知所踪,司马光哪里肯信,王韶却冷冷一笑:“这批火器是守卫京城的最后一道防线,难道右相大人情愿看到皇帝陛下深陷险境却毫无依仗?”
小小统领,竟敢用皇帝来压他,司马光恨得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心中更是将王安石骂了何止千万遍,若是当时他威逼唐钰交出掌心雷的制作方法,朝廷又何须如此被动?
金陵与幽州同时叛变,司马光的决策自然是夺回金陵,从地域上看,金陵地处鱼米之乡,是大宋的江南腹地,而幽州却在塞外,得则锦上添花,反之朝廷也没什么损失,两相比较之下,重夺金陵城才是势在必行。
司马光大笔一挥,枢密院的一道公文随即通过各路驿站传向了负责驻守钱塘城的两浙路驻军大营。统领吕岩收到军令,立即集结大军支援江南东路驻军。
朝廷对金陵城势在必得,对吕岩下达的军令是倾巢而出,两路驻军不日在金陵城下汇合,人数竟达到惊人的十五万之众,站在城楼之上向外远眺,黑压压的均为朝廷驻军的阵营,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旷世之战似乎在渐渐拉开帷幕。
只是双方还未交火,两浙路便后院起火。
因为驻军开拔,钱塘城后防空虚,隐匿于附近山中的一伙劫匪竟然攻入了钱塘城,更是直接打出了大顺的旗号,自立为王。
一时间,大宋境内狼烟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