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穿]三朝太妃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35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自从老四登基,我心里总觉着他定会清算咱们,如今看来,是我小人之心了。”

胤俄撑着他复又圆润起来的下巴没说话,廉亲王胤禩叹了一声,道:“无论如何,咱们都是希望大清好的。”

他们少年时意气风发,都希望能为大清的盛世留下属于他们的一笔,中年后经历波折,如今这般年纪,有些东西,终于明晰,有些东西,也该看淡了……

胤禟跟着重重地叹气,“只是老四也忒小心眼儿了,爷刚从西洋回来,都不说让歇一歇,九爷我都是当祖父的年纪了……”

胤俄嘬了一口酒,毫无兄弟情地说:“九哥你要是歇了,兴许兄弟们就要累一分,你老当益壮呢,还是挺一挺吧。”

胤禟脸一黑,攥住酒杯,直想一杯酒泼到他脸上去。

弟弟都是没良心的玩意儿。

胤禟看向八哥,廉亲王胤禩眼神避开。

伤心……

第122章

胤祜被晋封为贝勒,除此之外,雍正钦点他为内务府广储司和会计司的总管郎中,凌驾于两司之上,不参与广储司的内廷分配和会计司选送太监、宫女等的具体差务,只管理皇上的私库。

其中,江宁、苏州、杭州三个织造府,以及各地八百多处皇庄,乃至于即将兴建的玻璃作坊,胤祜皆有督管之权。

而胤祜并不参与织造府、皇庄和玻璃作坊等的实际经营,最主要的职责是替皇上管理私库各项收入、支出,将来雍正所有的私库拨款,全都要经过胤祜这个总管郎中之手,于其他对接部门来说,官职不算大,权力不可谓不小。

胤祜新官上任的第一件事,是上折一封,奏请皇上在大清兴建一所综合学院,这个学院有别于大清之前的官学和近年来渐渐放松开来的民间书院,并不学八股文等,而是主要研习算学、工学、农学等学科,以便为大清网罗更多且更多样的人才。

雍正早就知道胤祜在准备这个折子,但是并不十分了解细节,他们彼此之间虽有联系、交叉,实际皆有各自的生活圈层,尤其是雍正,忙碌到只能抽时间休息娱乐,自然不可能时时关注胤祜。

此时雍正认真地看完这封折子,并未给予评价,而是先问道:“这是你一人所书吗?”

他居帝位越久,积威越重,胤祜不敢隐瞒,答道:“回禀皇兄,此奏折乃是臣弟与二哥一同商讨所拟。”

“借鉴西洋学科兴起之风,摒除西洋学院糟粕之学,不拘一格培养人才……”雍正念出折子上的后几句话,“你可知这样一所开创先河的书院,便是排除万难顺利建成,广收学子之时定然也会受到重重阻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