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豪门男妻是副业[重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23)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这点他也没考虑过。光是想着开张就好,这种博人气赚口碑的方式,压根一点没想到。

他本身就不是个做生意的料子,也深刻知道自己不聪明,所有的灵气似乎自重生后都放到了做菜上面,这时听钟姐提醒,才意识到好像大多数店铺刚开业的时候都会以这种手段来吸引顾客。

苏乔唔了一声,充满求知欲地说:还有吗?

他已经打开手机便签,打算把这些都记下来了。

还有微博、微信宣传。本地有不少美食公众号,经常会推荐一些餐厅。钟姐又说。我之前在别的餐厅工作,见过不少顾客是通过这种宣传专门去吃的。关注这些的市民挺多,如果有优惠放上去,好些人都会抢购。就是需要给美食公众号交一点钱。

这就相当于是付费做广告了。即便不是开业期间,晋城也有很多餐厅会定期准备一些优惠套餐,专门放在这些美食公众号上,也算是招揽人气的一种手段。

苏乔嗯嗯点头,手指飞速在手机上点来点去,认真记录。

收银的姑娘也说:还有团购软件跟点评软件,很多年轻人都在用。我每次去外面吃饭都会看一下餐厅的评价,吃完还能打分。这个上面的评分,对很多餐厅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参考指标。小老板,要不咱们也弄一个吧?推出固定的二人餐三人餐,价格比到餐厅单点略低一些,应该会很受欢迎的。

这又是一个新思路。虽然对别的店而言是烂大街的常规营销手段,但苏乔从来没考虑过这些,也就兴致勃勃地记下了。

随后又有人提出,开业前几天可以让到店吃饭的顾客选择发朋友圈宣传换取菜品,或者消费即送满减代金券等。

苏乔听完肃然起敬,觉得店里藏龙卧虎,服务员们一个个都是人才。

他自己典型站在厨师而非经营者的角度上考虑,基本没在这上面费心思。这时把大家的意见汇总了,打算都试试。

服务员们见他这么认真,也都高兴,有种自己出了很大力气的自豪感。有人开玩笑道:小老板,我们这么卖力,赚钱了给不给加工资啊?

苏乔唔一声,点点头,直视那人,又慢又诚恳地说:营业额不错的话,给大家分红。

问话那人本来就是随口一说,心里是觉得小老板不会给加工资的。服务员么,又不难做,是累了点儿,但确实没技术含量,要加工资也是给领班、主厨加,一般没他们什么事儿。

看苏乔认真注视自己回答问题的时候,脸上一热,都有点后悔自己不经大脑脱口而出这么一句话了。

嘴上没把门儿的,这让小老板怎么回答?不是把人架在那儿了么?

结果下一刻,就听见苏乔说可能给他们分红。

服务员一瞬间觉得自己是不是幻听了。

只有给股东分红的,哪有给服务员分的?不说别人,他自个儿是从来没听过这样的事情。

一时所有人都静下来,有点愣。

收银姑娘反应最快,立马找补道:小老板,分红是给投资人的。您的意思是不是有奖金啊?

钟姐也回过神,顺着说:做得好了发奖金,要是有被顾客投诉态度不好、或者偷懒一类的,也得罚钱,一整套都得有制度才行。

苏乔笑了笑,露出个小酒窝:不是奖金,就是分红。

没人说话,服务员们互相看看,大概知道苏乔是来真的,脸上都有点兴奋。

苏乔又道:就是一开始可能不太多每个人分红的比例比较小,店里赚得多,发给大家的也多,要是赚得少,就只有一点点了。

他很不好意思地用手指尖掐了些许空隙,表示可能真的很少。

然而服务员们都没介意这个,只觉得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奖金终归是有限的,而且很可能没有量化标准。什么样的情况能拿奖金呢?如果是讲究绩效的公司,能提供一个标准,也有点奔头。

做服务员拿奖金,靠的是什么?面对顾客时的微笑?做事勤不勤快?

他们自己都不清楚。但偷懒耍滑一定是会扣钱的,只有这个明明白白。

分红就不一样了。只要各自把事情做好,服务态度上去了,留住回头客,招揽新顾客,这样餐厅赚得越多,他们分得越多。

苏乔的话,给他们提供了一种上限很高的可能。

基本没有人担心餐厅开不下去。从厨房里一阵阵的香味就能知道,赚钱是早晚的事情。

当然,苏乔自己也是有点别的小心思的。

刚才集思广益的过程里,他发现这几个服务员脑袋都挺活络的,说不定以后开了分店,可以派过去做领班或者经理?

就像钟姐,也是因为她有经验,所以刚开始就是领班,一手把新的服务员培训起来。

到时候真开分店,这些服务员应当也有了足够的经验,完全可以升职加薪。苏乔也不傻的,不会蠢到给每个服务员都分红。只是第一家店,最开始在这里工作的人,如果能一直留下来,对餐厅应该也有感情,分管其他店铺,当然比临时招聘的其他人更值得信赖。

老员工么,条件优厚一些也理所应当。往后其他店里的员工是没有这个待遇的。

苏乔美滋滋地想了一会儿苏记遍地开花,从晋城一路把分店开到沿海市的繁荣景象,不禁忧愁又快乐地叹了口气。

奋斗的路还长着,还是先努力吧。

第29章接骆先生下班

刚商量完,厨房那边也齐活了。

厨房里一共六个人,一个专门切墩的中年男人,一个洗碗洗菜工。剩下四个学厨的,两个在前边面试时表现得好点儿的做厨师,另外两个做打荷,四处帮衬,也跟着先学一段时间,往后看能不能上手做菜。

厨房那边火一关,有人探头出来招呼一声,服务员们便各自散开,拿碗碟的拿碗碟,取杯子的取杯子,又分了几个人去端菜。

店里一共十五六个人,分作两桌。所有的菜品都是一式两份,此时正热腾腾、油汪汪地躺在瓷盘里。

两个年轻厨师站在一边,脸上有点期待,也有点忐忑。

最开始来应聘的时候,两人其实都没太当回事,自觉手艺还不错,怎么都能找到工作,只不过苏记开出的价格比别家更高些罢了。

基本的菜式他们都会,像这种学校周边的中式餐厅,不都走量大实惠的路线?

他们都是从厨师技能学校毕业的,手艺还不错。不说能到大酒店上班吧,可是这种小店,当厨师可是绰绰有余。

两人志得意满地面试,随后受到了自学厨以来最严重的打击。

面试时,苏乔先是要求他们各自做一道自己最擅长的菜式,尝过之后觉得挺不错,于是夸了他们几句,看上去挺高兴。

两人就觉得这事儿十拿九稳了。

谁知道,接着苏乔又提出,让他们尝一道自己做的菜,然后照着做一遍。

两位厨师当时就:应聘了好几家,也没见到这么干的。这是瞧得上他们的手艺,还是瞧不上啊?

不过面试么,老板这么提了,当然还是得照办。

看苏乔处理食材的时候,两人还在心里嘀咕:看这手法,也没什么独特的地方啊?刀工平平无奇,比起一般人来说是强了不少,但哪能比得上专业的厨师?

又一看苏乔的胳膊,差点怀疑他不能颠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