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摄政王令朕宠罢不能[穿书]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75)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顾悯大发善心地点了下头,好,那臣这就抱皇上回去。

说完,顾悯便突然捞起沈映的双。腿,让沈映的腿弯挂在自己的臂弯上,将他人整个托起来,然后作势要离开,往前走了两步。

沈映被顾悯吓了跳,意识到顾悯是想以这种姿势抱他回去,连忙紧紧抓住了顾悯的肩膀,不知所措地道:不是让你这样回去,会被人发现的!

两人身上的衣服从表面看起来仍是好好地穿在身上,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在衣衫的遮挡下面,他们正在做些什么。

若是被人看出来,把他和顾悯做的这些放浪形骸的事传扬出去,那才真是板上钉钉的黑历史。

顾悯停下脚步,却不以为意,被发现了又如何?

这人怎么能这么有恃无恐?

沈映低头狠狠咬了下顾悯的肩膀,你不要脸,朕还要!

顾悯气定神闲道:放心,就算被人看到了,他们也不敢出去乱说。

沈映冷哼:你怎么保证?嘴长在人家身上,你还能管得了所有人说什么?

为什么不能?顾悯勾起唇,灼然地望着沈映,望着他的王,以后这朝上朝下,皇上想听什么,臣就让他们说什么,而那些皇上不想听的话,臣保管个字都不会传到皇上的耳朵里。

沈映听着顾悯如此狂放不羁的宣言,时怔住。

顾悯好像个只忠于他,勇敢无畏,为他扫清面前切障碍的骑士,他心之所向,便是顾悯剑之所指,绝不犹豫,绝不退缩。

沈映不可能没有感动,当然也有担忧,他抬手抚摸着顾悯的脸,皱眉问:你这样专横跋扈,就不怕被千夫所指?

顾悯摇摇头,沉声道: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只怕你不信我。

沈映心神激荡了阵,搂紧了顾悯的脖子,主动去亲他的唇,语气近乎温柔的呢喃,唤了声顾悯的表字,君恕。

我在。顾悯抱着沈映,垂首埋在他颈间,两人的衣衫凌乱地纠缠着起,似抵死缠。绵。

沈映仰着头,望向头顶上片遥远却好像又触手可及的星空,今夜的星月为证,只要你顾悯能日做到言出必行,朕便日不立后。

第63章

皇宫虽然被烧,但宫里的十二监还是要各司其职,尽忠职守给皇家服务。

时至九月中,正是菊花盛开的好时节,宫中花房的花匠将今年新培植出的各色名贵品种的菊花送到临阳侯府供皇帝赏玩。

有黑里透红、花色如墨的墨菊,有花色微绿,仙气十足的绿云,有色彩艳丽,花型似芍药的红衣绿裳等等。

菊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为了衬托自己品性高洁,是以历代皇帝都喜欢在菊花盛开之时举办赏菊大会,邀群臣共赏这一番寂寥秋日里难得一见的姹紫嫣红,同饮菊花酒,共吟菊花诗,当然,还有数秋日最为肥美的螃蟹也少不了。

今年由于杜党叛乱令许多官员百姓家都蒙受了巨大损失,而且也不在皇宫,所以赏菊大会也不适合大操大办。

沈映只是让内官监给在京每个四品以上的官员家里送了一盆菊花,权当是与百官共赏秋色,当然,品级越高送的菊花的品种也越名贵,有些重臣家里还得到了两盆以显恩宠。

沈映又挑了几盆品种最罕见的菊花命人快马加鞭送去玉龙山行宫供太后赏玩,来表一表他这个做人子的孝心,在这个格外看重孝道的时代,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

不过沈映听说刘太后并不领他的这份情,他送去的菊花都被她摔了个稀巴烂,又命送菊花的太监回来带话给他,说她要立刻回京,若是沈映敢不让她回京,她就从即日起绝食,好叫天下人都知道他这个皇帝是个忘恩负义,逼死嫡母的不孝子!

昔日权柄在握的刘太后如今被困在行宫里,羽翼尽折,也只能用寻常女子一哭二闹三上吊这种不入流的手段来逼迫沈映就范。

除了以绝食相逼,刘太后又给几个德高望重的老臣写信,在信里诉苦自己在行宫里过得如何悲惨,皇帝如何不孝不让她回京城,苛待她这个没了丈夫又死了亲生儿子的老婆子,言辞悲切,令闻者心酸。

这次杜党谋逆,说到底和刘太后无关,甚至严格意义上来说,她其实还算是讨伐逆党的正义一方,所以那些老臣接到刘太后的手信后,虽然不是刘太后的党羽,但也想起高宗和敬宗在世时对他们的好,那他们又怎么能对高宗的遗孀、敬宗的寡母置之不理呢?

于是纷纷上书给皇帝帮刘太后说好话,让沈映接刘太后回京。

虽然刘太后身后已经没什么势力,不足为惧,但她还是当朝太后,是沈映名义上的母亲,一个孝字就大过天,沈映就算身为皇帝也不得不对她忍让三分,可要是真让刘太后回京了,那想都不用想,她肯定不会让沈映有一天舒服日子过,必然会想尽一切办法和沈映作对。

就比如现在,她不就已经开始打感情牌,引得朝中那些老臣偏向她了吗?

沈映心里是一万个不想让刘太后回京,尤其现在京中的局势还没有彻底稳定下来。

但要是刘太后在行宫里真有个好歹,他怕是会被那些御史言官给批判死,没办法,人言可畏,然而就在沈映打算让人把刘太后接回来的时候,那几个上书帮刘太后求情的老臣家里,子孙陆续都因犯了事被锦衣卫给抓进了诏狱里。

犯事的原因各异,有在朝为官还敢狎妓宿娼的,有霸占良家妇女的,还有鱼肉百姓的等等。

这些老臣做了几十年官,多年苦心经营才积攒起来一份偌大家业,但这大家大业的自然不可能每一份都是干干净净的。

没人查还好,但若是碰上一两个不肖子孙,落了把柄在人手上,被追究起来也只能自认倒霉。

虽说是他们自己确实犯了事活该下狱,但这次抓人的是锦衣卫,被抓走的还都是那几个帮刘太后说话的老臣家里的子孙,百官们都是聪明人,一下就看出来了是怎么回事。

显然就是皇帝并不想让刘太后回京,那些帮刘太后求情的大臣,触了皇帝的逆鳞,被皇帝公报私仇了。

锦衣卫这种专门搜集情报的特务机构,京中哪家高门大户的阴私他们不知道,如今锦衣卫由临阳侯顾悯一人掌管,而顾悯是皇帝的亲信,皇帝要是看不惯哪个大臣,明面上不会对你怎么样,暗地里却可以命锦衣卫搜集你家的罪证,借题发挥。

官场就是一个大染缸,谁也不敢保证自己是出淤泥而不染,完全清清白白,有了那几个老臣的前车之鉴,从此,朝野上下嘴巴紧闭,再也没有谁敢帮刘太后求情。

而刘太后说绝食当然也不可能真的绝食,她也明白,要是她死了,岂不是更称了沈映的心,人活着才有希望,朝廷里的那些贪生怕死的老东西不肯帮她,没事,她还有最后一张底牌,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谁是那个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