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映抬手拍了拍顾悯的肩膀,不管怎么样,我们如今也算达成了他们当年的夙愿。
顾悯按住沈映的手,漆眸深深地看着他,因为臣比昭怀太子和家父有幸,臣遇到了一位明君,方能一展抱负。
好!沈映眉宇间意气风发,举起左手,挥动衣袖,豪气干云地朗声道,今后这太平盛世,你我携手共创!
时间进入三月,春暖花开之际,沈映意外地收到了凌青蘅的辞官表。
这些年,凌青蘅帮他运营着六扇门,招揽了不少江湖上的人才为朝廷所用,六扇门的眼线遍布全国各地、黑白两道,各地一有风吹草动,在京城的沈映都能第一时间知道,凌青蘅也算为大应江山的稳定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沈映也曾想授予凌青蘅更高的官职和给他加封爵位,可都被凌青蘅婉拒了,他声称自己自小长在江湖,习惯了无拘无束的生活,不喜欢被功名利禄给束缚牵绊,况且他为沈映做这些,也是有自己的私心,能令他的家人沉冤得雪,为舒国公一家正名,便是给他最好的奖赏。
如今朝局大定,凌青蘅认为自己也该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于是便向沈映提出辞官。
沈映也知道凌青蘅为人洒脱不羁,为气任侠,并不适合留在官场,再三挽留但凌青蘅还是态度坚决地要辞官后,便批准了凌青蘅的辞官表。
凌青蘅离开京城的那日,沈映亲自微服出宫和顾悯一起送凌青蘅到城外。
一行人骑马行至郊外一处凉亭,勒马停下,凌青蘅先从马背上下来,转身朝沈映和顾悯拱了拱手,道:好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你们也送到这儿了,剩下的路就让我一个人走吧。
沈映跟着下马,含笑问凌青蘅:什么时候再回来?
凌青蘅甩了甩手里的马鞭,道:恐怕要等明年清明了,若明年清明我回不了,还请你们在我父母坟前替我上三炷香。
顾悯点头道:放心,我一定替你办到。
你虽不肯接受朝廷的封赏,但你帮了朕这么多,朕的这番心意你可不能拒绝,朕已经命人把舒国公府打扫出来,日后你回京,便可以回家居住。沈映顿了顿道,一个人漂泊在外,也别忘了京城里还有你一个家,这里随时都欢迎你回来。
凌青蘅爽朗笑道:好!待我回来,再和皇上、摄政王把酒畅谈!
沈映又好奇地问;对了青蘅,你离开京城后准备去外面做什么?
凌青蘅虽然性子洒脱,但其实和顾悯一样,前半生都活在灭门之仇的阴影下,做的所有事都是为了给舒家报仇洗刷冤屈,真正自由的时间也不多。
他默然想了想,随后开玩笑说:大概游山玩水,行侠仗义,再娶个温柔漂亮的姑娘,生两个孩子。你们沈徐两家倒是都有后了,那我也得给我们舒家留个后不是。
沈映听完眉头一皱,不动声色地扫了顾悯一眼,拉着凌青蘅两个人单独走到一旁,却让顾悯别跟过来,然后悄悄地问凌青蘅:你不是断袖吗?怎么娶妻生子?
凌青蘅怔住:我何时说过我是断袖了?
沈映疑惑:难道不是?你要不是断袖,那为什么之前去南风馆当小倌儿?
我当小倌儿是因为搜集情报需要,不得已而为之,我总不能男扮女装去青楼吧?凌青蘅正色看着沈映,严肃地道,皇上,您可不能因为您和徐兄两个人是断袖,就认为全天下的男人都有断袖之癖,我就不喜欢男人,只喜欢姑娘!
沈映呆若木鸡:难道我看的小说是假的?这不是一本同性文学?
凌青蘅见沈映表情呆呆的,不知道在想什么心思,也没多说,抬头看了眼天色,走到自己的马旁边,脚踩在马镫上跨上马背,骑在马上对沈映、顾悯抱了抱拳,好了,时辰不早了,我得赶路了,两位留步,咱们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再会有期!
沈映回过神,和顾悯一起抱拳向凌青蘅还礼,笑着道:一路平安,再会有期!
凌青蘅挥舞马鞭拍马离去,两人走到凉亭里目送凌青蘅的背影离开。
沈映忽地想到什么,凑近顾悯,神神秘秘地小声道:君恕,我有个问题想问你。
顾悯转过头,奇怪地问:什么?
沈映抬眸认真地看着他:你在认识我以前,就是断袖吗?
顾悯摇头,不假思索地否认:不是。
沈映高高挑起了眉梢:这不巧了嘛,他也不是。
但在遇到你之后,便是了。顾悯轻笑一声,执起沈映的手,眼神温柔地望着沈映,此生,也只对你一人断袖。
我亦如此。沈映眼里也是柔情满满,胸中豁然开朗,原来他们三个人,都不是天生的断袖,他和顾悯之所以会变成断袖,只是因为遇到了彼此命中注定的那个人。
沈映偏过头,遥遥眺望着前方凌青蘅已经变成了一个黑点的身影,在心里默默地说,希望你此去,一路繁花似锦,顺遂无忧,早日寻觅到属于自己的良缘。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削藩这个情节,参考了明朝的靖难之役和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兴趣的可以自行了解明朝永乐年间到宣德年间是怎么削藩的,为了避免被人指责借鉴历史、照抄历史这种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没有写很详细,但攻受该做的肯定都做了,后期几个实力雄厚的藩王一被剿灭,其他藩王自然也就不成气候。
本文也不是权谋正剧、历史小说什么的,个人觉得剧情合理,逻辑通顺就行了,别对我要求太高,我就是个写情情爱爱的。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