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到大汉盛华夏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四百四十六章 夷洲轶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战争不是一年俩年就能完成的,更何况这么大的地盘就是取了过来还有一个维持稳定的过程。

不过战争最大的受害者就是百姓了,百姓也让这纷乱的朝代弄的和惊弓之鸟般,一听说有战争就携家带口的逃到深山里躲藏起来。

在王廷的虎视之下,曹操虽然没有胆量再来冒犯徐州,但兖州和青州的已经进入了相持的阶段。

兖州有张邈和泰山郡的鲍信在和曹操周旋,青州则就是黄巾军了,曹操实力再如何强大,现在也照顾不到青州了。

他的兖州附近还有大片的区域和荆州、南阳、洛阳相近,收缩兵力保存实力是他的最好的办法。

不过随着战争罪人那份报纸逐渐在百姓心中淡去,袁术的兵马还是出现了青州等地。

青州以前可是他的地盘,他不甘就这样失去,他出兵虽然不敢说是帮助曹操,但说是从黄巾军手里收复自己的青州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再说出兵青州从侧面也减轻了曹操的压力。

现在的形式谁都看出来了,这一切战争的起因虽然缘起于曹操,但大局还是王廷安排的。

任谁说破大天来,谁都不相信徐州是陶谦拱手想让的。

说起这黄巾军,弄的孔融等人真是手忙脚乱。

他哪里知道管亥的背后有许褚大军的背影,还有一个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在给予思想上的支持。

因为徐州的战争,已经到达夷州兵马并未征战倭国几岛。

别看龙城现在最为富有,这时候开启两个战场还是吃紧的。

这两年的发展,南疆的造船厂又造出了十二艘大战船。

其中三艘排水量更是惊人,达到几千吨。

通过新造出的战船,龙城海上的实际能力就更为雄厚。

虽然没有战争,其它事情可没有停下来,连接归汉州,夷州和南疆三地的海上运输线已经非常的顺畅了。

为了稳固海外领土的需要,王廷特意在南疆批准建设了一所综合性学院,其中不但有文学院,武学院,匠学院,医学院目前很成熟的学院,王廷更是加了几个新学院,比如海洋学院,旅游学院,自然学院等闻所未闻的学院。

之所以加上或者分的更细,是因为王廷知道,早做准备比事到临头抱佛脚要好。

比方说海洋学院吧,虽然有两艘环海探险并开创海上新丝绸之路的船没有回来,但根据目前的情况,已经具备开始研究海洋洋流等相关的事情了。

别的不说,研究透了近海的海洋生物的迁徙规律,最少在海洋食品开发上能大量的补偿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减产的问题。

更不用说了解了这些海洋规律,用于实现更大的野心了。

旅游学院也同样如此,之所以设在南疆,是为了更大更好的开发南疆迤逦的自然资源,这件事情虽然是个烧钱的活,但大汉的百姓总有一天会停止征战,需要物质享受的那一天。王廷相信那一天不会久远。

因为只要自己不闹腾了,相信就是刘备等有野心也不敢闹腾。

也就是说龙城的百姓修养几年完成基本的物质保证后立刻就需要更高层次的东西。

早就安排好了,王廷修建学院的计划不止南疆,每个州都会有,都会根据地域需求不同开设不同的学科。

比如宁夏等地动工的学院,就开始了畜牧学科,因为龙城的战马,羊,牛基地就在这里。

而洛阳一地,就预留了考古学院和农学院的地方,因为洛阳附近的皇墓太敦了,就需要又极其专业的人员对历史进行整理和挖掘。同时洛阳是中原最为繁华的城市,这里四周都是平原,农业上的研究在这里就尤为重要。

这些学院的建设,不但为龙城的人才储备打下了万代基础,也同样对刚占领或者重新回到大汉控制的新汉民,特别是官员的培养起到了收心的关键作用。

当除从归汉州到龙城学习的第一批基层本土官员已经回去了,从徐庶的回信中王廷知道他们是从心里认可了自己新汉民的身份。也见到了什么是天堂,一回到归汉州后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工作当中,要把归汉州弄的和龙城一样的繁华。

夷州的物资和人员不停的通过归州辗转并运输过来。

一些商贾也大量的随着定期的航船周转三地,现在商贾还没有技术自己建造在海上航行的大船,所以王廷开设的航船是他们必须借助的。

商贾们随着这几年的变化,眼光着实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自从跟随着龙城做生意开始,生活越来越好,已经开始幻想海外更遥远未曾去过的地方了。

“开饭喽!”随着齐辉的招呼,夷州众人又到了聚餐开饭的时候了。

他们聚餐也不容易,因为根据分工都分散在夷洲各地,只有从大汉来航船的时候才能带着兵士领取所需要的物资顺便通报下彼此情况,当然也就一起吃个饭。

郭嘉,甘宁,关羽,张飞,于季等人聚集一堂,等着饭菜上齐开饭。

“奉孝可有新的消息?”甘宁等着饭菜端上来的时候问到。

“有何消息,你天天如此问,还想听何事?”郭嘉问道。

这几人一见到自己第一句肯定是这样问自己,问问公子那里可有新消息传来。

这也怪不的他们,谁让从龙城来的消息首先是郭嘉知道呢。

不过郭嘉知道弟兄们这样问也都想公子了,希望能听到公子的新消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