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灭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39章 一夫一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亲兵用一下午的时间,将十部官员坦白的事实整理了一遍,贪墨的银两总数,也就十万两,或许华夏立国时间不久,贪墨的数额不算特别巨大。

十部的官员,除了极个别要接受隔离审查,其余的人,也要去北京大学接受三日的廉政教育,方能恢复原职。

郭世俊、汤若望、南居益三名部长,因为没有参与贪墨行为,每人奖励两千两,李自成又抽取两成的银子,以“养廉”的形式,分发给十部的官员。

七部主官、三院的官员、十部的官员,上交贪墨银两总额超过四十万两。

如果这些银两用于云南省的建设,算是发挥大作用了,不过,李自成一咬牙,将其中的七成交给松江造船厂,让船厂额外生产十艘“成都级”战舰;剩余的三成,着人送至火器局,让刘方全部用于生产舰炮。

李自成再次召集三院十部的主官,商讨预防遏制贪墨、增加官员俸禄的事。

科技部长汤若望当朝上了书面奏章尽快在华夏推广天主教,所有任职的官员,都要手按《圣经》宣誓;推广一夫一妻制,减少官员的日常支出。

李自成哭笑不得,不过,他并不反感在华夏推广天主教,相反,从西宁开始,他一直在推广天主教,甘肃、青海两省,是皈依天主教人数、比例最高的省份。

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没有道德底线的,无论是官员还是商贾,甚至是普通的百姓,都需要道德底线。

华夏在推行“依法治国”,但无论是正在转型的华夏,还是一个成熟的国家,律法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必要的时候,还是依靠道德和道德底线来调整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华夏有自己的宗教道教和佛教!

道教是在华夏土地上衍生出来的宗教,属于华夏的特产,具有一些独有的特色,如果将道教的炼丹与科技联系起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李自成也曾考虑过道教。

他最终放弃道教,最主要的原因,是道教的“禁欲”!

虔诚的道教徒,是要在道观中修行的,修行的教徒,是要将一切献给道教,必须禁欲,更不能娶妻生子。

放弃娶妻生子,如何增加人口?

而且,娶妻、生子是人的本能,被迫割裂人伦的人,心里状态能保持正常吗?在荒郊野外、荒山野岭,你是在道观借宿,还是愿意在普通百姓家借宿?

尼奄僧庙,向来事情多,道观也好不到哪里!

“存人欲,究天理”!李自成不是要推广某一种哲学,但他知道百姓最基本的需求,华夏也需要更多的人口。

李自成也放弃推广佛教。

佛教与道教一样,也是实行禁欲的,而且佛教是外来宗教,只是传入中原地区较早而已。

在李自成的印象中,后世中央之国的教堂内,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无论是什么性子,到了教堂内,教徒都有片刻的虔诚。

更重要的是,教徒们都有自己的工作,进入教堂,只是为了追求心灵的平静,追求心里宁静的人,就没有丧失道德底线,哪怕他们是小偷,是大道,也会“盗亦有道”!

对于汤若望的奏章,李自成是部分支持的。

在成熟的汉地更大规模地推广天主教,也不是不可以,但需要时间,循序渐进,华夏暂时不会将大量的财物花在修筑教堂上。

不过,可以在高学中推广天主教,让华夏的精英们带动天主教的推广。

至于推行一夫一妻制,这是走向现代国家的必由之路,最大的障碍,还是李自成自己,他有一后多妃,还有不少没有封号的女人。

如果他退出天主教,他的教皇身份就会自动废除,将来不好控制天主教,万一天主教徒被利用,干涉国家新政,整个社会有可能陷入分裂,甚至让华夏变成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天主教可以推广,但华夏的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国度,只能循序渐进,成熟的汉地,与已经被被外来文化侵蚀的西部边陲不一样。

李自成思索了好久,终于想出一个折衷的方案,“汤爱卿,华夏实行一夫多妻、一夫一妻多妾已经久矣,突然全面实行一夫一妻制,百姓恐怕很难接受,百姓拒绝一夫一妻制,也就会拒绝天主教。”

汤若望在华夏久了,不但早已加入了华夏籍,对华夏也是十分了解,基本上就是华夏通,他知道李自成说得没错,如果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制,的确对推广天主教不利,便道“皇上,能否改为倡导一夫一妻制?”

“倡导?倡导好!”李自成立即就同意了,有了过度时间,百姓心里有了准备,将来再实行一夫一妻制,难度会大大降低,“朕会用一切的方式,在华夏国内广泛宣传,为最终实行一夫一妻制打下基础。”

汤若望觉得,暂时只能如此了,便拱拱手落坐。

沈道心中一动,这次整顿吏治,监察部几乎成了白拿俸禄的养老院,这简直就是给他一个响亮的耳光。

皇帝没有追究他的责任,还发了两千两养廉银,但他不能没有自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