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文大神重生在1927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网文大神重生在1927 第33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西方有居里夫人,提灯女士, 维多利亚女王,我们泱泱华夏的女子难道就不如西方女子吗?

究其本质原因,便是因为我们的女子没有能如男子一样接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个我大力倡导的权利,莫过于出门工作,且不仅仅是底层的苦工,还要是像男子一样, 能够进入更多高端行业的工作,也能做女实业家、校长、教师、医生、金融家等等职业。

而这第二个权利想要实现,也正是基于第一个“给女子接受教育的权利”。

而能实现以上两件事,我想男女平等——迎来再不会有人说“女人和男人就是不一样”这样的时代, 指日可待。

以我浅薄见解,男女既能生下后代,那绝是同一物种。

再遇到男人不把女人当做人看,我看送这人一句“知道你不是人了”最是合适。

如有同一物种他能做到的事, 你做不到,那也是女人能生孩子男人生不了孩子。

关于生育是最伟大的事情,反而造就女子地位低下一观点详见我早年刊登在《沪市晨报》的文章。

最后,容我说一件事情,时下有人愿意为女子发声,有人发声,便有人反驳,这不稀奇。

只是有些女子,看到有人为女子发声了,反而第一个冲出来骂的比男人还凶狠,我曾是不解。

后来倒也想通,有女子者是过于善解人意,也被其他观点迷惑,她们接受的教育也是如此,真心认为这样的发声是不对。

这并非她们的错误,我们同为女子,虽恨其不争怒其不幸,但她们也是我们所要保护权益的人。

有一类女子,却是也深刻的揭露了无论男人女人,果然都是人。

正是体现了人之卑劣、奸佞,妄图以讨好男权社会——虽身为女子到是很聪明的站在当权者这边,为此为自己谋得好处。

她们也非真的为男人发声,站在同为女性的反面。

如若是女权社会,我相信她们就会反之。

她们只是为当权者发声,对权力与权利有着天然的膜拜之心。

叶珍珠写于1927年秋季

---

全文到此,是真正的结束了,许少庭心情何止是复杂,他写小说多年,算上这一年都要有六个年头了,并非没有收到过长评。

他甚至收到过一篇万字长评,但他深知,也许他这一生都不一定能收到一篇能给他如此触动的长评了。

许少庭看完便是沉默,珍珍看得比他慢,晚了几分钟才看完。

许怀清便看着自己一双儿女,俩人都和变成了尊雕像一般沉默在自己位置上。

还是珍珍先打破了安静。

她讷讷的说:“不愧是叶校长,都是看小说,我就想不到这么多东西。”

许怀清便道:“叶校长年近四十,经历半生,论起她的经历与接受到的教育,又有几个人能遇到,等你经历的再多了些,就更能看懂你哥哥写的那篇《春风》了。”

许少庭突然开口:“不是的,我写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么多。”

许怀清看向少庭,他大概是在组织语言,过了会儿才对少年说:“无意也好,有意也好,你写出来了,不管你想表达什么,他们看到了,想到了,思考了,也就是文字所带来的成功了。”

“我写出来的东西,有时已经不是我的东西了。”许少庭怔怔的出神,“我……我受之有愧啊……”

“少庭,我想和你说的第二件事就是关于你写小说的事情。”

许怀清看着少年:“你能写出《春风》这样的小说很好,能给人带来反思,带来思考,甚至有人能读到这样的小说,改变自己的想法,也愿意做出改变,而在当下时刻,这个时代我们很需要这样的小说。”

少庭默默看着许怀清,猜到了许怀清要说什么。

果然听许怀清说:“所以我支持你写小说,只是看到你写的《大道仙途》,实在不知道……意义何在?”

“写小说一定要有意义吗?”许少庭慢吞吞的答道。

赚钱算不算意义?给人们轻松闲暇时候带来一种娱乐方式,难道不也是意义吗?

许怀清:“总要有些意义,难道这不对吗?”

“可我不是随手就能写出《春风》这样的故事。”许少庭扶额,“能写出一篇《春风》,其实也是有感而发,但是灵感这个东西……遇不到,就真的写不出来。”

许怀清也愣住,与儿子交流前想了许多,唯独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答案。

而这个答案又是那么真实,真实到他也无话可说了。

---

这次早间谈话后,父子二人也就散去,少庭这日也总算把稿子送到了《沪市晨报》编辑部。

本来人家编辑部门口看楼的大爷不让许少庭进去,只让他去邮局寄稿子。

还是位编辑正进楼,听到这抱着牛皮纸信件少年说:“三万字的稿子,这年头要是寄丢了我还要重写,实在不放心。”

编辑姓贺,三十来岁年龄,是个和善性格,听到这话返回去,对这少年说:“我就是沪市晨报编辑部的编辑,你把稿子给我,一定保证不会丢。”

那少年还颇有点怀疑的看看他,再三确认才将稿子交给了他。

编辑部众人这日上午就见主编拿了个厚厚信封进来,他先将这信件给了晨报审稿的编辑,也不多说,只是道:“三万字的小说,注意点别把稿子弄丢了,没过审也是要寄还给原作者的。”

这编辑便以为主编亲自送来的小说作者很有来头,干脆拆了信封,先开始审起来这篇稿件。

贺主编正坐在自己单独的办公室里,桌上是几篇审稿编辑们送上来的稿件,大约只过了半小时,就听到办公室外几个编辑们说话的声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