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过古赋声做的菜,她就嫌弃自己的厨艺,这顿过后,她就决定以后只要古赋声有空,就拉他进厨房。
晚上这顿饭。
是张发祥等人帮拾家干活以来,最安静的一顿。
所有人只顾着埋头吃,下手的筷子快狠准,没人舍得这时候说话,饭桌上只有高低起伏的咀嚼声。
王春梅,
被这些大男人的馋相给气笑了。
一盆水煮香辣鱼和酸菜鱼,连汤汁都被喝得丁点不剩。
大家吃得太饱,没留肚皮喝酒,天色还早,坐着谈天说村里村外的事,团结村的事又被提了起来,张发祥几个才知道团结村出了大事,打个嗝,差点把胃里的饭菜吐回来。
团结村没,没了?
人死了,都已经被封村了,这么说以后就没有这个村子了吧!
王春梅,没了。
几个大男人咽口水,说了好几声乖乖,他们都是从六零年饥荒年过来的,那时候也经常听说谁谁谁被饿死了,也总听到说外头死了多少人但也没有团结村这事吓人。
五六百年吧!
老小都没放过啊!
张发祥喃喃,还是要祭祖的的,祭祖没错祖宗总能惦记着我们这些子孙啊!
团结村的事,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以后也是个禁忌,也没有人会在想要提及,死人的事,对大活人来说,都不算是吉利的。
这事说开了后,大家的兴致落了下来,他们离开前,王春梅都准备好了一份生菜野味和三斤重的鱼,让他们带回去。
张翠芬拎着菜和鱼回家,才知道张志行把他哥背到拾家的事,她气乐了,指头点着张志行的脑门,就你操心你哥,我这个当娘的,是个摆件!不知道管你哥的死活是吧!滚去杀鱼,我煎了给你吃顿饱的!
张志行,我不会杀鱼。
张翠芬,你会吃吗?
张志行只好拎着鱼蹲厨房门口杀,娘,我拾哥说我没有慧根,学不了画符。
张翠芬叹了口气,你不去问,娘也能猜到!你和你哥看着就笨,能学会画符才是怪了!
张志行哼了声。
张发根拖着两棵拳头大小的竹树进院子,张翠芬过去帮忙,张发根拿着砍刀将竹枝砍掉,这两棵竹树是给明天祭祖准备的。
真要做竹人?明天就要用,晚上能做出来?
做不出来也得做!做竹人是祖训,哪回祭祖没有烧过竹人?吃完饭多喊几个人来帮忙!
香烛贡品没准备好吧?
香烛纸钱只找了半箩筐,贡品张发根叹了口气,我找一趟王春梅吧!现在咱们村里能拿得出象样贡品的人家,只有她了。
张翠芬骂他一声脸皮不要了,后背村祭祖虽然是张、拾两家一起办的,但你姓张的跑去找姓拾的人要贡品,说出去,你张家的脸还要不要?
张发根略烦躁,那我能怎么办?就把咱们家里所有能吃的东西都贡献出去,也不够当这回祭祖的贡品!
张翠芬怼他,你冲我发火有屁用!谁喊的要祭祖,你找谁要贡品去啊
咳!
咳嗽的人背着手走进院子。
张发根和张翠芬看到他,嘴里的话止住,张发根将手里的砍刀递给张翠芬,朝老人走过去,老叔,你怎么过来了?
来的是张姓现辈分最高的张老头,也是他执意让张发根办祭祖的。
张老头沉沉的看了张发根一眼,视线落到蹲在厨房门口艰难杀鱼的张志行身上,僵硬的扯了扯唇。
明天祭祖的贡品都准备好了?
没。
张发根愁,老叔,我还想着吃了饭找你老商量下贡品的事。是不是几家人都出一些,总得让牌面看得过去。
张老头面色不好看,张发根能吃得上鱼,能盖上砖房了,还弄不出贡品来?
张翠芬一直看着张老头的脸色,她翻了个白眼,喊张志行,儿子,用不着杀鱼了,去,屋里拿凳子给你族爷坐。
张志行欢呼一声,跑去厨房将鱼和刀放好,给张老头拿凳子。
张拉头侧头看眼张翠芬,和张发根说,用不着拿凳子,我这就回去。
背着手,走了。
张发根能当村长,眼力见是不错的,自然能看出张老头在生气,他问张翠芬,老叔这是觉得我没把事情办妥?
张翠芬啪的将砍刀砍进竹杆里,看上你的鱼了。
张发根,
他看向厨房,我刚还要问你,家里的鱼哪里来的?
张翠芬打了个饱嗝,回味晚上的菜香味,春梅给的!给了一条鱼和半斤肉!她叹了口气,王春梅是真大方,给她干活的人都给了菜拎回去!等咱们家请人盖房的时候,还不得被比下去?
张发根,
张老头阴着脸回家,他几个儿子相视一眼,看这眼色就不对劲,爹?发根没把事儿办好?
张老头将双手拢到袖子里,盘腿坐上凳子。
他原本去找张发根问祭祖的事,还要和他好好说到一番的,在看到张志行手里那条鱼后,他就没了心思。
他斜着眼看几个儿子,还没把贡品准备齐全。
这在几个儿子的预料之中,现在大家的日子也不算好过,要按照族谱祭祖的规矩来准备贡品的话,的确是为难人。
先不说其他的瓜果菜肉,就只大猪头,也不是好找的。
现在买肉都要肉票,就算有钱有肉票,没有熟人,也别想能买到整个猪头。
爹,咱们是不是得喊上族叔们商量下贡品的事
用不着你操心。
张老头口气沉,几个人闭上嘴。
没人说话,气氛渐渐绷紧,隔了好一会,张老头才开口,老大去拾家和家里看看,他们拾家都能出哪些贡品!你们几个没事睡被窝去。
几个人走到院子的时候,相视一眼。
爹今儿怎么了?
出门前还是好好的。
不是张发根惹爹不高兴了吧?
爹的脾气还不了解?准是为了贡品的事!
他没说的是,估计在张发根家里见着了好东西了,行了,爹让你们回屋就回屋去,让你们婆娘把祭祖时候的黑衣服都翻出来,既然要祭祖,可不能惹出不高兴的事来。
说完话,他出了院子,去了拾成家的家里。
拾家和是拾成家的大孙子,是后背村新任的书记。
拾家也在说祭祖的事。
拾姓祭祖的事宜都是拾家和几兄弟准备的,用竹子编成的人物已经做好整体的摆放在院子墙角,几个箩筐里装的是纸钱香烛。
大厅里的桌上,也摆放着三十二种贡品。
按照以往的祭祖规矩,得准备四十九种贡品,这还差十七种,拾家和就说去找王春梅一趟,从她家里借些来。
咱们是借,也不是不还。
还什么!她也是后背村的人,不用出点力吗?
你闭嘴!
拾成家呵斥拾光要,这话也就是没脸没皮的人能说得出口,拾光要和王春梅有矛盾,就见不得王春梅现在过得好,偏老天爷就是没好心,他越想她过得不好,他们母子两就过得越好!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