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有木兮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山有木兮——非天夜翔(122)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耿曙不仅考虑了郢、梁、雍三国的制衡,还考虑进了崤山以东的郑国,届时郑国不会坐视,太子灵只想带兵来为梁国解围。

但郑国兵力一抽,郢国便可留下耿曙围困,并牵制郑军,太子安的主力部队则可马上转头直扑浔阳三城。

原本雍国不敢轻举妄动出关攻打中原,缘因潼关屏障抵挡了代人,一旦家里没人,李宏便将带领骑兵,越过崇山峻岭,乘虚而入。现在,落雁团结了塞外三族,不再有陷落的危险。耿曙解释道,而郢国不敢贸然北上,代国总在一侧虎视眈眈。

郑国伐雍无功而返,姜恒点头道,只因浔阳三城与郢接壤,仍有忌惮。

是。耿曙的头脑一向很清楚,说,这一战,变数只有唯一一个。

姜恒自然知道他所指巴郡的代军。郢国抽调主力部队征伐梁国,万一代人南下又怎么办?

宋邹说:结合不久前打听到的消息,还挺好理解。

耿曙与姜恒一齐看着宋邹,宋邹沉吟片刻,说:起初我无法判断信息的真伪

没关系,姜恒道,你说就是了。

姜大人虽然亲自往郢国作质,宋邹最后说,雍、郢的南北之盟,却并非完全的坚不可摧,根据我们的商人回报,郢王仍与代国有着秘密协议。

耿曙反而如释重负,点头:这样就说得通了,只有解决后顾之忧,郢人才敢发起大战。

郢国并未放弃与代国的结盟,甚至郢雍、郢代这两条战线,姜恒仍无法准确判断谁才是熊耒的朋友,而谁又是敌人。这么看来,熊耒与李霄一方的盟议仍未因他的质子条款而作废,甚至熊安未来的太子妃,极可能是姬霜。

当然现在一切都说不准。姜恒想起了项余那天的话郢国的王族里,没一个好人。

未来可预见的是,熊耒、熊安多半会在合适的机会,单方面撕毁其中一方协议。自己必须很小心,不变成被撕掉的那个。

还有什么说的?耿曙渐渐地也学会看人眼色了,尤其看谋臣的脸色。姜恒虽是他的首席谋士,但姜恒最听意见的人乃是宋邹。

此刻宋邹脸色犹豫,明显还有话要说。

说罢,姜恒收起地图,朝宋邹道,这么多年来,始终感谢宋大人对我们两兄弟的照拂,昔年一面之缘

宋邹马上道:姜大人说笑话了,大家都是晋廷臣子,何来照拂一说?都是为了天子驾崩前的嘱托。

姜恒知道宋邹在暗示他,他们无论做什么、怎么做,目的都有一个,初心不可违背,即效忠于早已灭亡的晋室,只要秉承这一初心,便能得到宋邹绝对的忠诚。

属下只是觉得,宋邹想了想,最后慎重道,已经有人计划刺杀您了,姜大人再随军参战,实在不合适。不仅会令武陵侯分心,更容易

这个问题耿曙早已与姜恒讨论过,他起身答道:不必担心,我会看好他。

宋邹轻轻地说:恕我说句不该说的话,战场瞬息万变,谁又有绝对的把握?若当真如此,落雁城外,也不会

宋邹的态度已经非常坚持了,按以往的习惯,他从来不会把同样的话重复第二次。

姜恒点头道:对,你说得对。

恒儿?耿曙却道。

我们暂时分开一段时间,哥。姜恒认真道,我会到江州去,为你确保战时后勤。

耿曙沉默不语,他们都知道,这是最好的办法,只是姜恒不愿他们分开,于是他无论说什么,耿曙都会尽全力去做。

你想好了么?耿曙问。

姜恒点头,说:这场战争不会持续太久,最多三个月,就会结束。

宋邹松了口气,点了点头,事实上姜恒哪怕留在嵩县,他也全无把握。但在郢王室之中,就不会有问题了。而耿曙带兵在外,也能确保姜恒的安全。

最后,姜恒抬眼看宋邹,说:宋大人,你觉得能成功吗?

宋邹说:琴鸣天下后的这些年中,五国形成了脆弱的实力平衡,昔年天子尚在,多年来平衡几次将崩,都被险而又险地维持住了。

就在一年前开始,宋邹说,以李宏身亡为开端,平衡就被一点一点地打破。如今想来,雍军驻守本县,将是开启天下百年之新局的变化之初。

宋邹没有正面回答,耿曙要理解他的话有点费劲,姜恒却是听懂了,宋邹无法判断接下来会如何,但破局之举已启,接下来,各国艰难维持的架衡开始失控,每一国都将撕破脸,倾尽全力投入战争。大争之世走到了尾声,最后的决战业已开始。

这场决战也许会持续五年、十年,但无论谁成为了最后的赢家,神州的分治,都一定会结束。

现在想来,姜恒说,太子泷当年让哥夺取嵩县,于中原钉下了这一枚至关重要的破局之子,是非常明智的。

耿曙随口说:运气罢了。

第142章培花术

数日后,三月初三,上巳之日,翌日便要按约定,从嵩县发兵。

这天姜恒与耿曙都没有出去过节,耿曙独自待在一间近乎空无一物的房里,面朝搁置烈光剑的剑架跪坐,开始十二个时辰的冥想。

这是他在落雁城时养成的习惯,也是汁绫教给他的,行军打仗前,心一定要静,将元神守在杀戮之外,保持清醒。

姜恒没有打扰他,知道这场战争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决定了他们未来的归宿。宋邹代替他成为耿曙的监军,随他出征。他则会到江州去,为耿曙稳定后方,随时与太子安交涉,协助调配郢国的兵力。

姜恒走过城主府,这当真是这儿有史以来守备至为森严的一次,三步一哨五步一岗,宋邹更清空了府外周遭一里地,禁止任何百姓靠近,就差让卫兵手拉手把姜恒围起来了。

我觉得我还是早点走的好,姜恒哭笑不得道,太给你们添麻烦了。

万金之躯,坐不垂堂,合情合理。

宋邹在花园里观赏他种的芍药,这是他的冥想方式,一名县官,种的芍药却冠绝天下,也是不务正业。

有时下官觉得,宋邹又抬头朝姜恒说,嵩县确实也该培养刺客,否则碰上这等事当真束手无策。

姜恒想了想,说:可是训练刺客,可不是什么轻松功夫,剥夺一个人的命运,只留下嗜血的欲望,以及所谓的忠诚,太残忍了。

是啊。宋邹在这点上,一直与姜恒是相似的,他们尊重每一个人,尊重他们的生命,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他们的意志。

正因相似,所以理解。

他换了个话题,朝姜恒说:这次我为武陵侯募集了八千兵士,已经是嵩县能出的所有了,毕竟雍军虽敬仰他,归根到底,终究为汁家效力。

谢谢,姜恒说,当真是解了我燃眉之急。

耿曙的两万兵马征战可以,万一对上汁琮亲自率领的雍军,他们敢与昔日的同袍打仗吗?

宋邹叹了口气:若当年早一点这么做,也许洛阳就不会覆灭。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