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有木兮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山有木兮——非天夜翔(123)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慢点!项余色变道,这里不是你们塞外!山路难行!等等我!姜大人!

姜恒仗着从耿曙处学了骑艺,在山路上开始纵马,项余则吓了一跳,赶紧追上去。

数日后他们抵达江州时,太子安有点惊讶,却明白这是意料之中。而姜恒抵达东宫后,同时还得到了耿曙成功杀进梁地的战报。

汉中平原初步接战的结果,太子安拿着军报,朝姜恒说,王军大捷,梁人毫无还手之力,辛苦了。

熊耒说:你兄长行军作战,当真是一把好手!

熊耒父子对姜恒变得更亲切了,因为耿曙打了胜仗,熊安甚至带着奉承之意,毕竟耿曙名声在外,已成为五国中最耀眼璀璨的将星。

他的路子很野,姜恒谦虚道,仗着武艺了得,总喜欢冲在前头,身先士卒,必须有人劝得动他,我本该随军才是。

汁琮的徒弟,果然名不虚传。熊耒说。

姜恒说:太子殿下,这就开始准备合围罢。

不着急,太子安忙道,你先休息好了再说。这些日子里,我让项余将军贴身保护你。

姜恒解下斗篷,说:战场瞬息万变,须得尽快。

项余说:先去换身衣服罢,洗个澡也舒服点。

姜恒便依言,回到他所住的寝殿中前去沐浴。太子安则重新调拨了御林军,加派人手守卫姜恒,务求滴水不漏,一定得保护他的安全。

项余就这样成为了他的贴身侍卫,就连他洗澡时,也搬个矮榻在外坐候着。

姜恒实在无奈,本可以不必这么紧张。

您其实只要派人跟着我就可以了。姜恒说。

项余答道:姜大人的王子哥哥在替郢国打仗,这是本国该做的,您如果体谅我,平日就稍微注意下安全,不要磕了碰了。

姜恒笑了起来,洗过澡,在屏风后穿衣服,项余等他穿好里衣后,拿来越服,为他束好外袍,正儿八经道: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子淼殿下手里还带着兵呢,可惹不起。

姜恒只觉好笑,郢国上下现在最怕的就是他出事,若有万一,搞不好耿曙还真就要率军回头,把江州给平了。

直到他走进东宫时,太子安的所有谋士都对他恭敬无比,口称姜大人,更纷纷起身行礼。

太子安则朝他招手,笑道:来了,先看看军报,待会儿再一起用晚饭。

这也太客气了姜恒心道,但直到他真正接触到军报之时,终于明白了。

因为耿曙在汉中平原只出一千兵马,便攻破了梁国的一万守军!杀敌三千余,俘敌七千人!

这是什么水平?!姜恒看见的时候也震惊了,他只带了一千人作为查探,夤夜遭遇敌军,非但没有退走,反而悍然发动突袭,将梁军赶到嵩河畔,打了第一场毫无悬念的胜仗!

第143章踏夜蹄

军报是宋邹亲笔所写,描述了当夜耿曙只带一千人,如何破开敌阵,将敌人杀得大溃。这等战绩,近百年历史上只有两个人能做到,一是昔年梁国的军神重闻,死于他们的父亲耿渊之手。

二是代国的前任国君李宏,败于耿曙之手。

哦,姜恒淡淡道,比以前更能打了。

太子安说:我们的水军已逆流而上,进入遥河水域了。十天之后,就能与他会合。

我不希望杀太多的人,姜恒说,打起仗来,死的都是无辜百姓。

那是自然,太子安说,夺一座空城,对我们而言也没有用。

姜恒数年前路过照水,对洪水泛滥时的景象仍记忆犹新,战乱一起,于心何忍?但事实上郢国不打,雍国也会打,若让汁琮侵占,放任人屠城劫掠,不如由耿曙先动手,将其拿下,尚可保护城中百姓性命。

说不定到得最后五国互相征伐,天下大混战之时,照水反而是最安全的。

姜恒在嵩县时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嘱咐绝不可放水淹城,耿曙再三朝他保证,取城之后,不会危害百姓性命。

到得江州王宫后,他又朝太子安详细解释一番,并让他约束水军,下城后不可乱来。太子安要的只是打胜仗,嵩县王军替他担任前锋,高兴都来不及,连连点头。

姜恒的效率极快,只用了一个时辰,便将补给全部调配完了给太子安过目。太子安仍沉浸在喜悦之中,要设宴款待姜恒,姜恒却开始收拾军报,说:饭就不吃了,我得回去再琢磨琢磨。

太子安再三挽留,项余却说:殿下,姜大人担心前线,让他好好考虑清楚,待打下目标后,再庆功不迟。

太子安一想也是,便不强求。当夜姜恒抱着军报,回到房中,他要从宋邹汇报的蛛丝马迹里,找出一切可能的危险与变数,以免出意外。

项余说:我睡在房里,姜大人是否介意?我不打呼噜。

姜恒笑道:再给上将军增设一榻罢。

项余也不推辞,便让宫侍在屏风外多放了一张矮睡榻,自己铺床,坐下。

夜已深,姜恒始终没有睡,细细阅读十几封信上的每一句话,包括地形描述与军力布置。

项余说:国内都认为,这一仗势在必得。

嗯,姜恒沉吟道,项将军怎么看呢?

项余坐在榻上,擦拭自己的佩剑,轻描淡写道:说来惭愧,我不会打仗。

您太自谦了。姜恒笑道。

这是实话,项余说,我带领的是御林军,任务乃是保护王室。行军作战的机会很少,当年读过的一点兵书,早就忘光了。

姜恒没有说话,一瞥项余投在屏风的影子,只听项余又问:姜大人呢?您怎么看?

照水问题不大。姜恒说,但我最担心的,是雍国那边的动向。

耿曙率领兵马,亲自为郢国打仗,汁琮一定会有反应,至于反应是什么,就很难预测了。

太子殿下已经朝雍王送信去了。项余道。

姜恒说:嗯,他与汁琮,一直有协议罢?

姜恒没有细想,便命中了至为准确的一环,郢雍之盟,其中最大的促成者,现在看来不是郢王,而是太子安,说不定郢王熊耒对此原本持反对意见,最后是项余说服了他。

这么想来,太子安才是真正有野心的那人。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