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穿之皇子的自我修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02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殷陶是个在这方面相对保守的人,对于超前消费兴趣不大,也不喜欢借钱,一直都是量入为出。

况且康熙给的安家费不少,依着规矩,亲王的安家费是二十万,郡王则是十万,四爷等人出宫建府的时候,除了三爷郡王十万外,几个封贝勒的都得了八万的安家费。

但是自从八爷往下,九爷、十爷、他和十三、十四,出来建府时候都还是光头阿哥,不知是不是怕没有俸禄钱不够花,康熙就按着多的给,也都给了八万。

但是只有他是个例外。

之前分发安家费的时候,康熙特意把他叫了过去,又暗中给了两万,并做了一番解释。

这会子不打算给他封爵并不是因为他不好,而是因为他排行比较小,越过其他几个阿哥单封他也不是那么回事,所以这事不管怎么说都是委屈老十二了,这银子算是给他的一部分补偿。

的确,九、十、十四都站队八爷了,十三则是太子。

康熙不愿意再给他们太轻易分封爵位,以免时局越发失控,也是理所应当。

只是康熙不知道的是,即便他没有给儿子们分封爵位,他们依然展现出来历史上少见的高水准夺嫡大戏。

既然康熙赏这笔银子是这么回事,殷陶就很是心安理地把钱收下来了。

==

收债的确是一件叫人很是为难的事,同时也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直郡王还好,本来就不是什么好形象,也没费心经营好人缘。

八爷这种处处当好人的,也被委派了收债的任务,简直要了老命。

但八爷一向是那最不服输的,还憋着劲儿想要把劣势变优势,从得罪人的事情变成拉拢人的活儿。

但是追债这事怎么可能成为拉拢人的活儿呢?

除非他自己给那些欠债的人还起来。

八爷自问是做不到这点儿的。

话说回来,如果他能给那些人们把钱还起来,他还干嘛天天四处拉拢人过得这么艰难?直接花钱把自己买上那个位子便是。

康熙南巡回来之后,听说直郡王正在大张旗鼓催债,表示十分满意。

只是他刚从外头回来忙得紧,要见的人都排到了七天往后,没空深究户部还银进程的事情。

若是康熙把户部尚书马齐叫过来问问情况,就知道直郡王这番作态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虽然天天吆喝得震天响,对着欠债的官员和宗亲又是恐吓又是围堵的,但是压根儿没什么用,基本没收上什么钱来。

康熙在百忙之中抽空去了一趟承乾宫。

今年又是选秀年,其他的事情倒还是次要,老八的子嗣问题可不能再拖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