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马车上能装所以水稻两三百斤,三辆马车就是七八百斤,红磊这是去哪儿凑的呀?
孔磊从马车上跳下来,赶忙迎了上来,笑着和十堰易卓见礼,说道:“见过十堰大人,见过卓公子!”
易卓摆摆手,十堰也赶紧问道:“孔磊,这些稻子都是从安林县那边哪来的?那边闹的就算早熟也收不了这么多吧!”
孔磊嘿嘿一笑,说道:“说起来也算是巧合,安林县那边儿有一户姓王的人家,他有亲戚在更南边的岭南住,据说是在那边发现了好稻种,前几年的时候就分给了那姓王的人家,所以他家的稻子,才能一直早熟,今年王家水稻种的更多了,所以此次早熟的稻子也更多了,而且稻种看起来很不错呢!”
岭南?
孔磊这话一说,易卓和十堰都吃了一惊。
岭南那边有好稻种吗?从来没听过呢。
相比起十堰的震惊。
易卓其实想的更多,他记得很清楚,在原本的历史线中,其实占城稻曾经数次传播到外地,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一直发展非常缓慢,直到北宋的时候才正式开始传入江南,南宋的时候才大面积种植开。
像这种稻种传播,绝对不是一日之功。
在易卓想来,早在数十年,乃至百年之前,说不明占城稻就已经开始在岭南附近的地方种植了。
不过,这些稻种也绝对不可能是真正的占城稻,想来是繁殖了,不知多少代的,稻种。
“让我看看……”易卓赶忙走了过去。
十堰也紧随其后。
虽然他对稻子种类也不懂,但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啊,大米他总是见过的。
所以稻种比对一下大小还是可以的。
易卓拽出一根水稻,使劲搓了搓,发现有点搓不动。
毕竟水稻外边的壳可是非常坚硬的,易卓又娇养了好几年了,虽然每日都做波比跳来保持身材,但是手上力气却没有那么大。
十堰伸手说道:“卓公子,你给我!”
易卓就看他,问道:“给你,你能捻得开啊?”
还别说,别看十堰身材比较高瘦,实际上他打小就习武,就算他一直养尊处优,手上依旧有一层薄薄的茧子了。
这会儿伸手使劲儿一捏,稻种直接就被捏开了。
好吧,是直接捏成碎末了。
易卓无语。
十堰也干笑一声,再都拿过一颗稻种,稍微用小点儿力气,将其捻开,但是他看着手中的大米粒儿,有点儿犹豫。
他不能判断出大米是大还是小,就算是吃米饭也不能专门盯着呀。
易卓同样如此。
来自于后世的他是妥妥的五谷不分。
倒是易励在后边探头,有点惊讶的说道:“哟,这稻种确实不错呀,挺大的!”
易卓和十堰一愣,转头看易励问道:“励儿,你懂这些?”
易励就笑说道:“叔,你这话说的多稀奇啊,你是读书人,对这个不懂,我之前也是没少干农活的,”他低头看了看怀中的易勄,问道:“勄儿是吧,这稻种比咱家的还大呢!”
易勄抱着易励的脖子探头看了看,然后一脸严肃的点点头,小大人一般的说道:“对,是比咱家的大!”
易卓听着就笑了起来说道:“这倒是运气不错,本来只是打算买些稻子做做十堰,没想到还搂草打兔子了!”
说到这个,易卓也不关心这个稻种有多大了,他赶忙说道:“得,先不说这个了,咱们先试试那个脚踏打稻机好用不好用,再来说这个稻种大小!”
“也好!”十堰他们也纷纷点头。
甭管这些水稻是好是坏,还是先确定脚踏打稻机好用不好用才是正事儿。
不过在此之前,还得先把这些,水稻专门放置起来。
放到易卓家自然是不可行的。
现在的易卓家人来人往太窄了,放哪儿都不合适。
索性,易卓家门外的宿营地地方大,随便找了个角落,一放就好。
正好需要打的时候,就往易卓家里搬一些。
十堰对着易卓摆摆手,说道:“卓公子,您带着人先回避一下,我们弄好了再喊你!”
“成,你们忙!”易卓也知道自己在这帮不上忙,只会给人添乱,索性先直接回家里去了。
就在十堰他们忙着卸水稻的时候,距离易家村十来里地的道路上,有两辆马车正在赶往易家村。
车夫一路上都非常紧张。
虽然里面的主子们没有说,但是他却能够感觉到,马车的车厢内有多低气压,在不能逃走的情况下,只能是赶紧将主子们送到家,这样才能解脱。
所以,不知不觉中,马车的速度就越来越快,不过,车夫赶车的技术还挺好,尽全力保持不颠簸。
此刻车厢里,越发的低气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