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府。
齐王争权失败倒台了,作为姻亲的吏部尚书一家最为恐慌。
时值先帝驾崩,明成帝不好大刀阔斧对朝中老臣出手,等一个多月后丧礼结束,明成帝再无束缚,必定不会放过他们。
乐尚书每天都在焦虑调任降职乃至降罪的圣旨何时会发下来,一直焦虑了近一个月之久。
然而一个月后,新帝并没有对他们进行处置,反而是七女写的一篇称得上对太子大不敬的《太子赋》,从府内传到京城,从京城传到圣殿,从圣殿传到凤国,从凤国飞入凤国皇宫,最终,化作凤国女皇一句“凌国竟有美人如太子,朕甚奇之”,再度飞进皇宫。
陛下始终没有降下任何旨意。
乐尚书后知后觉想起来,在这篇《太子赋》出来之前,禹王生日宴上,七女与太子单独相处了近一刻钟的时间,侍卫层层围绕,谁也不知道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难不成……
乐尚书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胆子也跟着肥了,竟敢把事情往那等不靠谱的事情上想。
然而如今齐王倒台,新帝是与齐王关系一向不好的太子,作为齐王姻亲的尚书府竟然没有受到丝毫影响,要说这其中没有什么猫腻,乐尚书是不信的。
乐尚书摸了摸头顶因为寝食难安而越发稀少的头发,第一次去了七女儿的院子。
“乐云瑶”正在院子里晒太阳。
乐尚书走近后,惯例问了月钱是否够用,厨房膳食是否合胃口,院子住得舒不舒适……
“乐云瑶”一一答了。姿态语气无不与原来的乐云瑶一致。
乐尚书笑着道:“还习惯就好,自从你母亲去世后,为父伤心过度,倒是疏忽了你。日后有什么需要的,差人告诉管事一声,不要怕羞。我始终是你的父亲。”
“乐云瑶”点头应是。
出了院子,乐尚书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他深深看了清幽但简陋的小院一眼,眸色几度变幻,愤怒、自责、悲伤、懊恼……最终化作一抹决绝,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院子。
回到自己的院子里,他对身边的下人吩咐道:“以后没什么事,不要去七小姐院子里,她性子内向,不喜欢打扰。”
下人低头应下。
下人退下了,乐尚书心里却笼罩着层层不安,他站在原地思索片刻,来到了书房,提笔写下了一封信,秘密交给了某个手下,看着窗外阴沉的天空,心里默默道:云瑶,爹对不起你,希望你不是被人抓去,而是自愿离开,这样好歹还留着一条性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