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八十三章 第一副扎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有人说,全知就是全能,信息是无价的。

从这一点来说,来自于信息时代,每天接受着来自各行各业乱七八糟巨量信息的李孟羲,他勉强称得上是一个全能的人。

关于盔甲,李孟羲虽是生手,但他的见识比东汉末年所有盔甲匠人都多。

有了新的思路,虽然手指都磨破了,李孟羲干劲不减。

好不容易把甲带拆回到了甲片的状态,李孟羲揉了揉发酸的手腕,长舒了一口气。

“哥。”砖头叫。

“嗯?”李孟羲抬头看着弟弟。

“想尿尿。”

“站起来,尿车外边。”

车正走着呢,不好意思让老铁停车。

没想到李孟羲刚说完,老铁听到,就把车停下了。

“谢了铁叔!”李孟羲道谢,并催促弟弟,“赶紧的,别耽误事。”

老铁停车,是怕砖头摔着,他把车一停,影响了后面的人的行进。

其他粮车绕过了老铁,车轮轱辘辘的声响中,一辆接一辆粮食码的高高的粮车驶了过去。

看见这些粮车,李孟羲顿时就多了些安全感。

有这么多粮食,短时间不会缺粮草,自己就不会饿着了。

要放在半月以前,李孟羲看到粮车根本就不会这么想。环境会改变人,李孟羲越来越像一个汉朝人了。

“铁叔,走了。”李孟羲敲了敲车辕,提示老铁可以驾车走了。

砖头不老实,他都尿完了,还扒着车辕探出头往地上看。

李孟羲把他拽了回来。

“有蚂蚱。”弟弟指着车尾说。

蚂蚱。秋天吗,秋天的确有蚂蚱,但秋天的蚂蚱,蹦哒不了多久的。

在铺平的被子上,像摆麻将那样,把甲片摆了一行又一行。

最下边的一行代表着扎盔最底下的一圈的甲片数,然后往上的几列,甲片数依次减少。

虽然只是把上下粗细一样圆桶状的头盔,改成上细下粗的形状,编缀难度却一下增加了数倍。

新的编缀方法,要仔细计算好每纵列甲片的数量,还要考虑甲片叠压时甲片的分配。

还没开始编,李孟羲就感觉到了棘手,他不由得又是叹气,编个头盔而已,为何这么难呢。

再开始编甲,李孟羲的动作慢了很多。

不同于之前要先把甲片编成甲带那种无脑的编法,现在每一加减一枚甲叶,都得思考布局。

幸好智商够用,勉强能一边摸索一边编下去。

第一个小时,李孟羲只编完了第一圈甲片,大致等于编完了帽子的帽檐的部分。

往上第二圈,要考虑减少甲片了。

减少甲片,还影响到另一个方面,就是甲片相叠的问题。

把甲叶首尾连接是最简单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偷工减料,防御力稀烂,李孟羲看不上。

甲片不叠成两层,李孟羲就觉得防御力很欠缺。

第一圈,用了二十六枚甲片,第二圈应该用多少甲片呢,李孟羲思考了一番,决定减少四枚,用22枚甲片。

第二圈编起来很费神,要把22个甲片,即彼此叠加,又要和第一列的26 枚甲片匹配好间距和位置。

两刻钟后,22枚甲片编完,李孟羲发现,第二圈没编完,还缺了一个豁口。

再添了一枚甲片,完成。

根据李孟羲仅有的知识积累和逻辑思维水平,他认为上下列甲片之间,甲片数应该成等差数列分布。

也就是第一列26,第二列23,第三列应该是20。

就按着这个数字去编,第三圈刚好用了20枚甲叶。

果然如自己所料,李孟羲顿觉自己很聪明。

第四列甲叶应是17枚,第五列14.

至未时四刻,即14:00之时,李孟羲终于把甲编完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