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却是从一开始就觉得对方是熟悉又讨厌,看向自己的眼神也总是有些让人不自在,她可是一国公主,对方也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使臣而已。
就算是母帝要和他们做交易,也轮不着他们这么无礼!
洼国在国力上,并没有大乐国这么强大。
真的是不懂对方到底哪里来的底气,这么看她。
并且自从见面之后,母帝已经提起好几次交易的事情,还询问了洼国使臣是什么想法。
结果对方不仅仅是装作不懂的样子,还一直在这里顾左右而言他,说个什么她家儿子的故事,谁会去在意一个小小的使臣的儿子是什么样子的?
他的生活如何,又和两国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影响?
再说了,她说就说吧,看自己干什么?难不成刚刚吃芙蓉糕的时候不小心沾上了?
且不说她们的心里各有想法,就是女帝明月,也是心惊的不行。
不是别的,她觉着,这使者所说的那名跟着女郎离开家的男儿,怎么就那么熟悉呢?
“如果只是如此,我们倒也不恨什么,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那女郎家中境况复杂,有些事情也是身不由己,我们夫妻二人也不是那不识大体之人。
可是,过分就过分在,这女郎占了我家男儿这么多年,委屈了我家儿郎这么多年,到了最后,居然还是厌弃了我家小儿,只是因为一点小错,就把我小儿赶出家门,害的我家小儿流落街头……抛头露面,吃尽了世间苦头。”
说着,那使者再也不掩饰自己眼中的恨意,就那么直直的看着女帝明月:
“敢问女帝,如此忘恩负义之人,按照大乐国律法,该当如何处置?”
明月被她看的心中发毛,不知这人是从何而来,又是何人,为何要为玉阳出头?
不错,她此时已经猜到,这人所说的,便是她和玉阳两人。
只是她从来不知道,玉阳的父母居然会是洼国的使臣?
当初玉阳在一个小小的渔村里,住着一个破败的茅草屋子,还说他父母在外打渔,很久才会回来一次。
她便根本就没见过他的父母。
后来,知道了她的身份,他便回了一次家,等再回来,便说父母答应他们离开,还给了他一笔银子,作为路上的盘缠。
当时她并没在意,回到了宫中,她就补偿了他许多银子。
如今看来,当初的玉阳,就是骗了她的?
“使者远道而来,许多事情也只是道听途说,倒不如在我大乐国住下,等过些日子,了解了我大乐国情,便自然知道,此等情况,当如何处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