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记得自家挚友从不信谶纬之学,怎么突然计较起谐音吉不吉祥了?
似是看穿崔颂的疑惑,郭嘉郑重道:
“事关子琮,纵是不经之谈,也该慎重几分。”
大约是郭嘉的神色太过认真,崔颂亦收起轻忽之心。
“诚如奉孝所言,这‘李(离)’分不得。”
他从另外一个碟子上拿了一只,又大,又粉嫩的桃子,
“不若分个桃?”
郭嘉:“……”
见郭嘉神色微妙,崔颂意识到:看来这个桃也是不能分的。
他在脑中扒拉了一番,总算在角落里扒拉出一个很早以前看过的有关分桃的典故。
《韩非子》记载,卫国有个叫瑕的,很受君主的宠爱。有一天他在园里摘了个桃子,咬了几口,觉得很甜,就把剩下的桃子丢给国君吃。
国君十分感动:“他肯定是很爱我,满心想把好吃的东西让给我,忘记他自己已经咬过(显得不恭敬)了。”
后来,瑕老了,人变丑了,国君也就不喜欢他了。回想起以前的事,国君很生气:
“这人竟然把吃剩的东西给我。”
……
这就是弥子瑕分桃的故事。
最初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崔颂只觉得这个国君卫灵公特别双标且颜狗:臣子年轻貌美就对他十分纵容,怎么折腾都不生气;就算臣子逾越了,也给他找一千种理由,各种开脱。后来臣子年老色衰,不好看了,什么光环都没了;不仅看他不顺眼,觉得他做什么都是错,还翻旧账。
后来再仔细一琢磨,这不就是后世“断袖分桃”里的分桃吗?
哪怕此时的分桃和断袖一样,尚未成为“某性向”的专有代名词,这个典故本身的寓意也不太美妙。
“奉孝放心,等你老后,我不会嫌你‘色衰’而对你‘爱弛’的。”崔颂以为郭嘉之前的沉默同样是因为这个典故有个BE的结局,所以出言宽慰。并在心里默默补充了一句:他还巴不得奉孝越长寿越好,怎会嫌弃他年老变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