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铺的秦家人是最先踏上迁徙之路的一批。
他们用一元面额的渊流币,在城里换了一辆马车,跟随着迁徙的大部队,一同朝着渊流城的方向前行。
刚刚离开北济城时,目之所及皆是抛荒的黄土地,杂草丛生,偶尔路过村庄,也只能看见衣不蔽体的贫民,面黄肌瘦的农夫,几乎看不见老人与小孩。
渐渐的,众人行至中段时,终于看见了有土地开垦的迹象,黄土地与黑褐色的田地交杂,偶尔有戴着草帽的农民在地里挥动锄头。
秦氏妇人坐在马车里,挑着马车帘往外看,显出几分高兴的神色:“我看见前面有炊烟了。”
她的丈夫坐在车门前赶车,心里略略松了口气,只要有田地,有人种,说明至少渊流城的农民日子还过得下去,他们还能重操旧业种植药草。
马车一路往前行驶,夫妇两人所见到的炊烟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田地、农庄从最开始东一块西一块的零散,逐渐变得整肃、规模化。
大片金灿灿的麦田出现在他们的视野里,妇人好奇地左右四顾,她从来没见过长得这么高、长势这么好的麦子,整齐得仿佛用尺子丈量过。
妇人羡慕地望着风中的麦浪:“这样的收成,只要能留下五成,我就心满意足了。”
丈夫没有说话,他虽对渊流城的税收有所耳闻,但常年生活在赋税繁重的北济城,他始终对此表示怀疑。
一家人在马车上渡过了一夜,第二天马车终于驶入了渊流城的近郊,夫妇两人眼前的景象再次发生了变化。
道路两旁种了杨树,如同站岗的卫兵一样笔直延伸像远方。
近郊的农田区被挖出了纵横笔直的沟渠,像一张张方正的棋盘嵌在大地上,一架架大小不一的水车架在沟渠之间,昼夜不间断向四面八方引水。
夫妇两人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壮观的画面,同北济城郊外相比,宛如踏入了另外一个世界。
很快,他们发现,渊流城带给他们的震撼才刚刚开始。
临近城门,从外地投奔而来的人群越来越多,路边开始有小贩叫卖着蔬菜水果,甚至还有茶摊小吃,活脱脱一个热闹的集市。
跟这里的朝气蓬勃相比,北济城便如同一个将行就木的老人,在日薄西山中苟延残喘。
城门口,人群排起了长队,秦家人忐忑地等待着,丈夫掌心拢了一张纸钞,甚至做好了打点卫兵的准备,谁知,只是填写了一张简单的身份登记表,便放行了。
通过第一道关卡后,夫妇两人又被火热的招工情景吓了一跳,一排排用木头支起的简易木棚,分门别类书写着需求的岗位、能力要求,以及酬劳待遇。
各式各样的工坊、农庄、店铺,五花八门,还有招工伙计手持铁皮喇叭推销自家,整一个露天大型人才招聘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