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末之大国崛起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六百零四章 赤地千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如今灾情越来越严重,情况变得无法控制,有大量饥民的补充,让原本逐渐式微的农民起义军再次壮大起来。人多势众在冷兵器时代通常是非常有用的,但是人数众多也带来一个巨大的问题,粮食根本不够吃。

自从去年六月义军首领王嘉胤被南山总兵曹文诏斩杀之后,陕晋各路义军失去了首领,变得一盘散沙。这个时候高迎祥异军突起,很快将两地义军捏合起来号称三十六营,他自己则被公推为闯王。

高迎祥率领的农民军采取避实击虚战术,将目标对准那些明军无力设防的村寨,打击各地豪绅地主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依靠各地饥民的内应,村寨都是旦夕而下,各地富户被杀极多。

村寨的粮食补给了越来越庞大的农民军,也让他们赢得了为民除暴的好名声。为了能够在饥民中赢得更多号召力,高迎祥注意在每次攻破村寨之后,都分出一部分粮食赈济当地百姓。

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为了能够得到粮食,各地饥民都会偷偷跑到农民军那里,邀请他们去攻打村寨,有的甚至邀请他们攻打县城。对于这些内应高迎祥都一一接待,那些村寨被很快攻克,而县城他却放在一边。

农民军虽然人多势众,但核心成员并不多,武器也是参差不齐。以这样的力量去惹官军驻守的县城,显然是非常吃力的。而且在攻克县城之后,动静就太大了,各地官军会被朝廷威逼,全力对付农民军,这对他们的发展壮大没有好处。

高迎祥的思维非常清醒,他决定采取避实击虚的策略,先集中对付村寨,利用地主武装的武器补充自己,慢慢扩大自己的实力。

然而高迎祥忽略的一个问题,那就是粮食的存量。他的这种行事风格,让各地饥民都拼死帮助农民军做内应,让他们能够攻克一个个村寨。然而每攻克一个村寨,农民军就会杀光富户,将粮食分给百姓也补充自己。这样会造成有大量的百姓为了吃饭而加入农民军,让农民军的人数越来越多。

人数越多所消耗的粮食也就越多,高迎祥的农民军已经接近三十万人,每日光是粮食就要消耗近数十万斤,这么恐怖的数字逼迫着农民军一刻不停的攻克村寨,以防止自己人被饿死,这等于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陕西各地的境况,这里本就是干旱少雨粮食产量不多的地区,真正的富户数量并不算多。经过高迎祥一年的攻打,陕西境内住在村寨的富户几乎被屠戮殆尽,剩下的也纷纷逃入城里躲避,让他筹粮越来越困难。

到了六月底的时候,陕西全境依然滴雨未下,干旱的状况预示着今年夏收根本无法指望,高迎祥的农民军陷入了缺粮困境。摆在高迎祥面前的出路并不算多,无非是离开陕西筹集粮草或者是进攻县城两条路。

离开陕西只有几个方向,去山西需要渡过黄河,而官军在黄河渡口盘查很严,轻易无法渡过。向北是蒙古草原,以蒙古铁骑的实力,农民军根本不堪一击,更何况那里还有长城防线阻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