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影后她每天都在抓鬼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15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两杯茶水过后,黄卉文瞧着小姑娘舒服地眯着眼,像只餍足的猫咪,有些玩味地问她道:“下午有没有别的安排?没有的话,训练室跟我走一趟?”

小姑娘舒服的表情果然凝固了,眯着的眼睛微微睁大,茶色的眸子经漏进屋内的光一照,更显的眼色清浅,透澈地让黄卉文能把小姑娘内心的情绪看得一清二楚。她忍不住再次在心里感叹:好一双有灵气的眼睛。

“黄老师,您凌晨就起来坐飞机,又坐了三个多小时的车赶到这里,下午还要看我训练,您不累啊?”

“早就习惯了,这点儿路上功夫算得了什么。”早年做演员,可没现在小姑娘这么顺利,她算是把能吃的苦都吃了,现在做老师,才清闲不少呢,这点儿程度在她眼中不值一提。

“你这边还有不到一个月就结束了吧?上戏也要开学了,我也没法在这儿待太久,最多半个月吧,抓紧时间给你看看,后面能教的机会就不多了。”

说到这里,她想起一件事儿来,放下手中的茶杯略带兴奋道:“诶我说,余余,你明年升初三了吧?干脆你考我们附中吧,大学再考到上戏来,那可就方便了。而且演员这行和别的不一样,你既然已经定了要走这条路,人脉就要提前相处起来。”

高中考哪里这问题夏之余早就想过,表演类艺术院校附中对文化成绩要求在09年还不算高,现在考这类院校也没有后世那样难。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做演员不切实际,去学艺术的,无论是表演还是绘画或是舞蹈、音乐等,都是学习成绩不好的。

就算有人真心喜爱,也无法改变大环境对社会传达的观念。

除了因文化成绩而上专业院校附中,另一个原因就是演艺行业的独特性。在哪一行都需要人脉,在专业性强的地方尤为如此。除了接受更为专业的训练,人脉就是从小培养的了。

夏之余记得自己高中时,班主任就曾鼓励他们往北上广这类大城市考,他说:“别看大学这个也差不多,那个也还行,但你们总是要步入社会,有自己的圈子的。你们考上京城,处的就是京城的圈子,你去一个二三线城市,进的就是一个二三线的圈子。

现在你们可能体会不到,等真正处在那个环境才能明白,人一旦固定在某个圈子,再想改变是很难的。”

这个道理夏之余早就知道,但她仍是将班主任讲的这话记到今天,如今,黄老师又和她传达了这样的意思。

只是前世和现在的状况不一样,若是前世,夏之余可能会听从黄老师的提议,而现在,她有自己的想法。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