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之余叹口气,决定在询问喜好忌口之前,先让向正柔不要发那么多短句。
她妈有句话说得对,向向的确是个孩子。
次日。
气温较之昨日更冷了些,风从不大严实的窗户缝里吹进来,让夏之余半夜就爬起来,打开取暖器。
天上乌云蔽日,从清早便开始刮起狂风,下着细细的雨,时不时地伴着雷鸣声。闪电在白日里看得不大清晰,那被风吹得剧烈摇晃的树却是让人看着有些心惊胆战的。
一到九点正常上班的时间,手机就响了响,进了新的消息。
夏之余手从键盘上挪开,将袖子拉长了些盖到手心,捧着茶杯吹了吹热气,唇刚碰到杯沿,就看着消息楞了一下。
第二本完结仙侠文《龙君》有人看中了,想出版实体,并改编成漫画和动画电影。与此同时,对方还希望她能够举办一场签售会。
前者她很乐意,后者……这是打着她从不露面从不公开社交信息,想用来炒热度的心思啊。
向正柔那边也是这样认为的,这边在邮箱里给她发了对方的草拟合同和报价表,企鹅里就传来了她的大段信息,也是在分析这件事情的利弊,并提议告诉周一舟那边。
夏之余虽然在晋江上写作,但不像别的作者开博客、人人,或是微博,企鹅里的读者群也没有她本人加入,都是自发组织的。读者能够跟她交流到的地方,除了晋江评论区,就是她曾经因为南风一树和蔷薇俩人污蔑她抄袭,而使用过一次的博客。
现在虽然她不使用那个博客了,但会有很多新读者会去那篇博文下考古吃瓜。
整个人在网上透露的真实信息少之又少,私下读者和路人在没少在群组或是论坛里猜过她的真实身份和职业。
但对于夏之余来说,无论将来会不会有曝光的一天,她都是想能瞒一天是一天的。
作品最能体现一个人,如果仔细分析作品,可以看到作者的三观构成、人生经历、作者本人平时的接触面和喜好,最直观的就是作者有意无意传达出的思想。
在成名家前,自然很少有人能够“享受”到这种待遇,但她毫不怀疑,如果她演员的身份和网络作家的身份合二为一,自己会被人翻个怎样的底朝天,又会被人怎样分析、臆测,或是断章取义地联想出多少事出来。
这样的事情,她并不愿意看到。
【一条鱼尾:报价和条件我看了,你和晋江那边能往高谈就往高谈,不行的话按照他们给的最高报价也可以了。但签售会我不办,可以有实体书和漫画签名。
另外,如果那边要求人气的话,可以和他们提议做抽奖,给部分读者TO签。】
说白了,她就是想最大程度的满足对面的要求,拿到最高档位的价格而已。回完信息,夏之余便把刚写好的一万字拆成三章放到存稿箱,准备和陆沅晴一起去车行看车。
天气虽然恶劣到让人并不是很想出门,但若要买车,也只有今天有时间了。
同去的人还有向正柔,约着一起在车行见面。
买车的速度和买房的速度一脉相承,几人在车行转了半个小时,就看中一款车。刚好车行有现车,陆沅晴有购车经验,带的资料相当齐全,当场就办完签字手续,直接带着车就能走,只等银行放款后上牌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