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后妈常做的,他后妈和关白羽一样,煮饭的时候顺便蒸点什么,就当菜了。
咸菜和榨菜,都是关白羽腌的,他奶奶还在世的时候,就教过他做这些,等他奶奶没了,他就自己做。
也亏得他有这手艺,捡了隔壁村榨菜厂种了之后长得不好不要的榨菜和榨菜厂不要的榨菜叶子回来腌制,能腌够吃一年的咸菜榨菜。
他养父母家里有种菜的地,但他不会去那边摘菜,而是自己在河边种了一些零零碎碎的蔬菜,再加上左邻右舍偶尔给的,倒也够吃。
就是吃不上肉。
不过他奶奶在世的时候,他也吃不上,其实习惯了。
他奶奶以前是什么样子的他不知道,自他有记忆以来,他奶奶一直都是只顾着自己吃好喝好的,她都不许正在奶孩子的儿媳妇吃她的肉,别说他这个养孙子了。
关白羽抬头去看石振。
这个表哥出现的突然,他起初有些忐忑,现在却已经变成诚惶诚恐。
这人对他,实在太好。
三人吃了饭,石振就道:家里柴火不够,我出去买一些。
关白羽闻言,忙道:我跟你一起去。
见石振看过来,关白羽又道:周围的人家我都认识,我跟着去,买柴火也能便宜点。
他身世尴尬,村里总有些孩子看不起他,拿他取笑。
不过村里的大人对他是同情居多,并不讨厌他,尤其在他成绩很好的情况下。
毕竟他碍不着别人什么,他亲爹还是在村里长大的。
我本来想去跟关叔买石振道。
关白羽想也不想就说:关叔那里没有柴火。关婶在工厂上班,他们家不养蚕,也没有桑枝。
关建国的妻子婚前就在村里的化纤厂上班,婚后因为生孩子被化纤厂辞了,隔了一年又去沙发厂找了工作。
沙发厂离这边有点远,她上班又要三班倒,有时候就不回来睡觉,在工厂睡宿舍,石振之前都没见过她。
她有工作,自然就不养蚕了,毕竟养蚕是个辛苦活儿,要起早贪黑小心翼翼地伺候着不说,还赚不了多少钱。
所以他家的桑地,是租给了别人的,租地的就是关白羽的养父母。
关白羽的养父母很勤劳,每年都要养三四张蚕种村里人养蚕,都是统一买的蚕种,而蚕卵产在纸张上,一张张的。
蚕养大的时候,他养父家堂屋地上,他家楼上地上,到处都是蚕,一家三口吃饭睡觉都挤在一间屋里。
不过即便这样,他们也没挣到多少钱,因为又是盖房子,又是办丧事,还要供两个孩子读初中,甚至欠了外债。
当然,村里这样的人家不少,多得是为了面子,欠钱也要把两层小楼给盖起来的。
关白羽带着石振去了自己养父那边。
石振还是第一次见关白羽的养父母。
他本是想有了点钱,买点礼物再上门的,可惜实在太穷,现在就只能端了一碗猪皮炖黄豆。
好在关广国并不在意。
要是关白羽爷爷奶奶过来,他们肯定要计较一下,毕竟他们帮人家把孩子养这么大了。
但石振只是关白羽姨妈家的孩子,按照关白羽说的,他妈已经死了,石振的妈也没了他们还能计较啥?
听说关白羽要买桑枝,关广国拿了几捆给他:不要你的钱了。
张秀美却不乐意:人家要买,轮得到你做好人?
张秀美又拿了几捆桑枝出来,对关白羽道:一块钱。
石振正要拿钱,关白羽就给了张秀美一块钱。
张秀美见状,轻嗤一声。
她就知道,那个没了的老太婆,一定给关白羽留了钱。
明明她女儿才是关家人,那个老太婆却只惦记着关白羽。
关白羽没说话,和石振一起,分几趟把柴火搬回去,放在自己床边。
他这房子很小,所以粮食柴火,他都是放在自己床边的。
他们搬好柴火,却见关白羽养父家并不像往日那样早早关门,家里的大门大开着,关白羽的养父还从隔壁滚了一口大缸过来。
这是要干什么?石振问。
关白羽道:有人来杀猪。
确实是有人要来杀猪。
村里平常没啥事儿,大家都很闲,知道关广国家里有人要来杀猪,都跑出来看热闹,还有人问关广国要猪血。
关广国应了:等下一定给你们一碗。
杀猪的人没过多久就来了,瞧见那人,石振挺惊讶的来杀猪的,竟然就是他早上买肉的那个摊贩。
当然来的不止他一个,还有别的摊贩,他们一共三个人。
三人一来,二话不说就去关广国家后面的猪圈拖猪,几个大男人硬生生把叫个不停的猪拖了出来,又按到长凳上去,准备杀猪。
其实杀猪,直接在地上杀最方便,但他们舍不得浪费猪血,所以会用长凳把猪架起来,下面好接猪血。
猪血也是好东西,吃了能补血关白羽那样子,明显营养不了,多半也贫血。
石振琢磨着要买点猪血了,也想着能不能趁此机会,再买点肉。
第13章
那三个屠户,一共要杀三只猪。
三只猪能接不少猪血了,这边的人接猪血,会先准备一桶水,在里面放上盐,等猪血放进去的时候,不停地搅拌最后混了水和盐的猪血会凝结起来,再将之煮熟切开,就成了一块块的血豆腐。
一般一只猪做的血豆腐能有一大锅,一家人是吃不完的,关白羽的养父就只要了一只猪的猪血。
剩下两只猪的猪血,被左邻右舍要了,他们分一分带回去吃。
猪杀了之后,要剃毛,要处理内脏,那三个屠户分工合作,忙活起来。
石振就去跟自己买过两次东西的屠户搭话。
他五官长得很好,穿的衣服倒是破破烂烂的,再配上一身黑皮,瞧着就是个淳朴的农村青年,反正是让人很有好感,容易亲近的那种。
那屠户三十几岁,姓朱,他就挺喜欢石振的,有一搭没一搭地跟石振说话。
这年头,一部分人富裕起来之后,大家就越来越爱面子,朱屠户在镇上卖肉,有些人家一分钱没有,也会想着要来赊点肉吃,实在买不起不得不买便宜的肉的时候,也爱找理由,甚至还有人说是给狗吃的眼前的青年直接说自己没钱,少见的真诚,也让他印象很深。
朱大哥,你们都是前一天晚上杀好猪,第二天去卖的?我能跟你学杀猪吗?石振问。
卖菜说实话赚不到几个钱,不过卖肉应该会赚的多一点。
他记得他在菜场逛的时候,买肉的人有不少,但卖肉的人数量不多,总共也就十来个人,这也就算了,其中有几个人对顾客的态度明显态度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