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奋斗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23)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但不等关白羽提出自己的想法,石振有道:等下醒了吃过饭,我跟你一起去新华书店。

哥你跟我一起去?关白羽有点欣喜,忘了一起睡的事情。

石振点点头:我问了人,他们说这几天都要下雨。下雨的话,晚上没什么人去镇上逛,我等下就不去摆摊了。

下雨天,该买早饭的还是要买早饭,该买菜的,也还是要买菜。

但晚上的炸串是零食,不会有人冒雨去买。

他可以休息几天,把家里整理一下,关白羽学英语的事情,也要解决一下。

还有闫江涛石振的眼睛微微眯了眯。

他这些日子没让关白羽去上学,避开了闫江涛,但这不代表他就不记仇了。

石振回去睡了两个小时,再到关白羽家的时候,已经快十二点了。

关白羽早已醒了,看到他就问:哥,你饿了吗?我去给你下碗面条?

好。石振没拒绝。

关白羽用火柴点燃稻草塞进灶膛,又用热水壶往锅里倒热水,飞快地下了一把挂面,等面熟了捞起来,放进去葱花酱油猪油拌一拌,就是简单好吃的猪油拌面了。

桌上还有一盘关白羽早上做的凉拌黄瓜和一盘炒包菜。

石振怕还在发育期的关白羽营养跟不上,吃饭一直讲究荤素搭配,和他在一起久了,以前一碗咸菜可以吃好几天的关白羽,也就习惯每顿都做点菜了。

吃过饭,石振踩着三轮车,载着关白羽去镇上看书。

关白羽搬了个板凳坐在三轮车车厢里,撑着伞看着路边的桑树不停地往后退,不知道为什么特别想笑。

毕竟是工作日,新华书店一个人都没有,石振让关白羽去看书,他则找到书店的工作人员,问有没有英语磁带卖。

工作人员懒洋洋地看了石振一眼,说没有。

再过些年,英语教材都搭着磁带发给学生,再往后则变成搭着光盘发给学生,但现在什么都没有。

那哪里能买到?家里的孩子想学英语。石振问。

那工作人员打了个哈欠,但还是回答:你去市里看看,说不定有。老师的教材里是有磁带的,要是刚开学的时候你来这边,说不定能买到现在已经卖完了。

石振闻言道谢:谢谢。

那工作人员不搭理他了,昏昏欲睡地靠在收银台上。

石振问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让关白羽等下去钱起来那边找他,就先离开了书店。

他到钱起来那里的时候,钱起来正撑着下巴看雨景,一副很无聊的样子。

自打有了三轮车,他们能带到镇上的东西变多,钱起来就有了一个长条的凳子可以坐,他见到石振,立刻让出半边凳子招呼石振坐下,兴冲冲地跟石振聊天。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话是有点道理的,钱起来跟着石振出来摆摊之后,就在极短的时间里成熟起来,有了大人模样。

这会儿每天早上六点上工,一天不落没个休息时间,但他一句都不曾抱怨。

石振知道不单单是钱起来想跟着他练武钱起来是非常认真地把摆摊当成一份工作在做。

他现在每天给钱起来十块钱,还包吃

钱起来的父母没有稳定工作,最多偶尔打个零工,钱起来已经是他们家赚的最多的了。

石振坐下之后,就问钱起来:闫江

涛的消息打听到了吗?

打听到了!钱起来飞快地把跟闫家有关的事情说了。

最近闫江涛被他爸打了好几顿,昨天晚上就被打了,因为他联赛考得很差。

至于学校里的事情闫江涛以前总欺负关白羽,但没有真打伤过关白羽。

闫江涛他爸平常都做什么?石振又问。

这事儿也是石振特地嘱咐钱起来要打听清楚的,钱起来道:闫江涛他爸平常就在家看着机器,隔几天会给桥头那边的印染厂送一批布。他每次去桥头送完布,都会到镇上吃一碗羊肉面,喝一瓶酒。

钱起来家离闫江涛家不远,他还有朋友就住在闫江涛家后面,把人家的行踪打听地很清楚:对了师父,闫江涛他爸明天早上会去送布。

谢谢,石振拿出五块钱给钱起来,辛苦费。

钱起来不肯收:师父,用不着,我都没花什么功夫!

总不能让你白干。石振坚持给他。

钱起来还是不肯收:师父,这事儿其实都是我朋友打听的,他今天也在镇上呢,你要谢的话,不如等下等下给他一份凉拌猪鼻子,他喜欢吃这个。

也行。石振没意见,一份凉拌猪头肉可不用五块钱。

钱起来那个朋友是来镇上卖自己摸的螺蛳抓的小鲫鱼的,卖完他过来跟钱起来打招呼,石振就见到了他。

这人长得有点着急,只有十七岁看着像二十七的,石振送他一份凉拌猪鼻子,他特别高兴,还告诉石振:闫江涛他爸一般早上七点多的时候出发去送货,送完九点多的时候去吃羊肉面,他常在村里说自己吃羊肉面喝什么酒,会让人加多少多少羊肉什么的,不会错。

石振闻言,又给了他两颗卤蛋。

第二天还是下雨,J市的天儿就这样,一旦下雨,就容易断断续续下很久。

石振早上八点多,就卖完了饭团,他简单收拾了摊子,但没有像往常一样回家,而是往镇上的羊肉面店走去。

安山镇总共三家面店,其中一家卖羊肉面,另外两家卖的,则是肉丝面猪肝面鱼片面之类的面条。

而所有的面里,羊肉面是档次最高的。

肉丝面一块五一碗,羊肉面要五块钱一碗!

卖羊肉面的那人,顺带也卖羊肉,因为整个镇上只此一家卖熟羊肉的,他生意非常好。

石振记得自己两千年左右在这边当包工头,就听关白羽说这家当时开得更大了一些的羊肉面店,一天净利润就有一千,一个月能赚两三万。

这在21世纪初,绝对是高收入了,他当时做包工头有好几万收不回来,正愁得不行,想到人家卖面天天钱货两清,羡慕得都想改行了。

可惜那面馆老板有钱之后可这劲儿花,还赌博这人到最后也没成为大老板。

现在大家收入低,购买力没五六年后高,面店肯定赚不了一天一千,但怎么都赚的比他多。

人家有正经店铺,他就摆了个摊子,自然比不过人家。

虽然已经早上九点多,但羊肉面店里,依然有很多人坐着。

他们中有些,是刚进来吃面的,也有一些其实已经在这里坐了很久,他们早就吃完了面,但就是不走不停地找人吹牛。

一辆面包车突然在面店门口停下,紧跟着,一个黑胖的中年人就从车上下来,进了面店。

是闫老板啊!

闫老板来了啊!

在面店坐着的人里有认识这人的,当即招呼起来。

来的正是闫江涛的父亲,他进了面店,就跟老板道:老板,给我切十块钱羊肉,十块钱羊百叶,再来瓶劲酒。

好咧!那老板

笑呵呵地应了一声,很快就端出来一碗羊肉,一碗羊百叶。

羊肉烧得喷香,上面撒了蒜叶,看着就让人觉得特别有食欲。

闫江涛他爸拿了个碗,给自己倒一碗酒,就吃喝上了。

大部分人过来,只吃一碗五块钱的羊肉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