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其实没有要做的事情,只能去工人们住的地方看看。
农民工的住处都不怎么样,普遍是在工地上,搭几个棚子住的,当然也有在附近租个房子,然后大家挤一起住的。
有些工地在已经盖了些房子之后,也可能在工地上已经盖好的房子里住。
当然了,本地的工人,也有回家住的。
石振吃过晚饭过来,大家都在洗澡聊天。
最近工地上,他的老乡越来越多了。
不过因为他一开始从村里带出来的石大牛等人都不错,后来提拔的管事,也都是做事认真不爱找麻烦的,所以没有出现上辈子那样,明明都是一个地方出来的,还有人拉帮结派这样的事情。
此外,也没人打着他亲戚的名号,在工地上享受高人一等的待遇。
他母亲那边,是没有亲戚的,赵美云的兄弟姐妹的儿子,倒是有过来做工的,但不跟他攀关系。
至于他爸这边的亲戚这些人都是后来才来的,知道他不会给他们特殊待遇,也就消停了。
本身就不是什么近亲。
石振来之前,特地去买了些饮料啤酒,到了之后分给工人们喝,也跟他们聊了聊。
都是一个地方出来的,聊的都是家乡的事情。
他们中极少数人,老婆已经跟出来了,大部分人都是自己一个人出来打工的,就惦记着把老婆也叫出来。
不然太冷清了。
当然,还有没结婚的,就惦记着过年回去娶个老婆。
老婆如果出来的话,最好把孩子也带出来,让他们在这边读书,石振道,孩子不在父母身边,会跟父母不亲近,而且这边的学校很好。
长辈管孩子,本身就容易出问题,更不要说这批出来打工的有孩子的人,基本都是六零后。
他们父母那一辈的人,因为时代限制,管教孩子方面,会有一些错误观念,比如明明手上有钱,但天天给孩子吃咸菜。
而且他们普遍有好几个兄弟姐妹,他们把孩子给老人带,其他兄弟姐妹见了,会为了不吃亏跟着把孩子给老人带,到最后那些老人要带很多孩子,累不说,肯定没那么上心。
上辈子有个跟石振关系还可以的工人,他那孩子从会吃饭起,就由他父母帮着带,他妈是个节省的,每次做菜就做一点点,然后用菜汤拌饭给孩子吃,搞得孩子后来不爱吃菜,就吃菜汤拌饭。
这些农民工,其实大多赚的还可以,把老婆孩子接来,在这边租个房子,也是能过下去的,不过之前没有这个意识。
石振提了之后,倒是有人起这个心思了。
更不要说,还有石大牛这个榜样在。
石大牛的儿子,已经在安山镇读了一年幼儿园大班了,明年可以读小学。
这孩子在老家,因为被爷爷奶奶过分宠溺,那是小霸王一样的存在,但是到了这边他连普通话都说不好。
刚去幼儿园读书的时候,他还想欺负同学来着,后来却发现自己反而被排挤了。
也就是石大牛夫妇疼孩子,给老师和阿姨送了东西,老师和阿姨对这个孩子还不错,这孩子才慢慢适应了。
到第二个学期,他就在学校里过得不错了,还学了不少东西。
这时候没有幼儿园不能提前教东西之类的规定,镇上的幼儿园收费贵,唱歌跳舞算术写字都会教,弄得石大牛每天都很高兴,这会儿他就炫耀起来:这边的学校,是真的好,你们都想不到的!孩子在学校里读书,上午都给吃饼干,中午吃饭一荤一素,下午每个人一张小床睡觉,睡完还有点心吃,今天馄饨明天饺子的,啥都有。我儿子现在会写好多东西,算术题也会做了,还会跳舞。
人都是有攀比心的,天天听石大牛在那边说他儿子怎么怎么样,哪怕是石多福,也起了把自家孩子接来这边读书的心思。
石振一直在工地上待到九点才回家,结果打开家门,就见关白羽在餐厅坐着。
看到他,关白羽立刻道:哥,你终于回来了!哥,你每天都这么忙的吗?会不会太累?
关白羽脸上满是关心,见他这样,石振也有点不好受。
关白羽这样挂念自己,他却在躲着关白羽
我手上的工程太多了,没办法而且接下来七八月份,天特别热,有些活儿,我们就想提前干好。石振道。
原来是这样
小羽,抱歉,这段时间我怕是没空照顾你。石振道。
哥,我不用照顾!我上完晚自修才回家,回家也就睡个觉。关白羽道。
到时候你上下学,我送你。石振道。
好。关白羽笑起来。
关白羽大礼拜两天,见到石振的时间,寥寥无几,倒是跟赵秋娟呆一起的时间挺长的。
他白天都跟赵秋娟一起去石振的公司待着,午饭也是在那里吃的,那边有厕所,还有个小厨房,可以做吃的。
赵秋娟中午一般就在那里简单做点什么吃。
大礼拜结束,关白羽就回了学校。
陆鸣启见到他,立刻问起来:关白羽,你这次大礼拜,有没有跟你的大姐姐见面?
见面了。关白羽道,然后把石振给他做面条,给他做饭什么的,一一说了,又说石振很忙
他说得绘声绘色的,听得陆鸣启格外羡慕,一直嚷嚷着自己要是也有一个大姐姐就好了。
关白羽:那其实不是大姐姐,是大哥哥。
他都不敢跟陆鸣启说。
陆鸣启要是知道真相,大概率会离他远远的。
石振很怕关白羽在高考前出点什么问题,尽量躲着关白羽。
关白羽没有发现。
他现在,也没空多想。
整个六月份,学校里都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他也受到了影响。
不过,虽然没空多想石振,关白羽依然会跟陆鸣启说说自己的大姐姐,就当解压了。
他也没少跟陆鸣启说,他毕业了要去表白,当然到底表白不表白,这就没人知道了。
他知道自己大概率,是不敢的。
高考前,首先迎来了高一高二的期末考。
这段时间,学校给高三学生放了假,让他们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
有些同学觉得自己待在家里状态更好,干脆跟学校请假,期末考之后也不来学校,就在家里待着了。
关白羽没请假。
石振一直很忙,天天早出晚归的,他回家的话,要么和赵秋娟一起,要么自己一个人待着,那还不如留在学校里,和同学一起复习,反而能维持好状态。
这一年的高考,其实出了一些新政策。
比如说,读大学要交学费了,不仅如此,大学毕业还不再分配工作。
这让很多家境不好的学生,没办法读大学。
哪怕是在市一中,也有这样的学生,尤其是那些平常成绩不太好,家里又缺钱的。
关白羽是79年出生的,他们这一届,有像他一样,出生在七十年代末期的,比如他们班,年纪最大的,是77年出生的,还有出生在八十年代初期的,比如孙琪琪,就是八零年的。
他们之中,已经有独生子女了,但大部分人并不是独生子女,如果农村家庭,还有好几个子女就不一定能供自家孩子继续读书了。
关白羽他们寝室,就有个男生一直后悔当初没有去读中专,而是选择了读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