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小公子现在还不能够确定贾珂对自己的态度,所以不敢冒险。
这小公子想清楚之后,立刻让自己的管家从银库中取出500万辆白银送到汪应庚那里。
这管家听了,小公子命令半天站在那里都不动。
小公子看了这管家呆立不动,有些不高兴了,“站在那里干什么?还不去办事。”
那管家听了小公子的话,只能说到:“主子,咱们的银库里只有600多万两银子了,如果再抽出500万两给汪应庚,咱们今年可怎么开销?”
那小公子听了之后也觉得烦恼,这几年接着秦可卿的势力他们发展的太迅速了,结果现在在银子上跟不上了。
到了现在被贾珂这么一闹,本来勉强能够维持的局面,恐怕要崩盘了。
“还能怎么办?暂时收缩一下势力,让底下的人在辛苦一年,等到明年的时候就好了。”
那管家听了之后一阵的苦笑,对于那些从小培养起来的暗探自然是可以坚持的,但是对于那些收买的朝廷大臣们来说,哪里会跟着你受苦,你今天不送银子,他们明天就不在听你的吩咐了。
但是事已至此也没有办法,这老管家不情不愿的去了银库,将银子提出来,送到了汪应庚那里。
汪应庚接到迎着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如果这一回不把贾珂的事情办妥,恐怕会被贾珂惦记上。
汪应庚现在想着就是趁着北方盐价大涨的时候,好好的捞上一笔,把今年的亏空补起来。
但是事与愿违,这员将刚刚涨了半个多月,突然市场上多了一大批的食盐,而且这些食盐的价格比汪应庚他们的价格低了四五层。这一下汪应庚的食盐就再也卖不动了。
汪应庚得了消息之后,是气得五内俱焚,这都是什么事?到底是哪个人不守规矩?
在汪应庚的印象之中,能这么大手笔出盐的,也就是他们盐商中的几个大户了。
于是汪应庚派出人手四处打听,结果发现江南盐商并没有什么大的动作。
这还不算,这些盐商们也为北方突然出现这么多食盐而感到生气。毕竟这一回汪应庚占了大头,他们这些盐商也能够跟在后面喝些汤水,这一下全完了,闹不好还要赔些钱。
汪应庚在江南还是有些势力的,没有多大功夫,他就从盐厂的那些盐丁口里得到了消息,知道盐厂没有经过她们盐商直接向北方运了大批的食盐。
这一下事情明了了,这是盐厂绕过他们盐商,直接参与了食盐买卖,这可是坏规矩的事情。
于是汪应庚也不耽搁,带着几个小时气势汹汹的就来到了盐厂寻找李应泰,要他给自己一个交代。
李应泰看着汪应庚次气势汹汹的前来找茬儿,也不在意。他慢悠悠地喝了杯茶,斜着眼睛看了汪映泰一眼,然后慢条斯理地说道:“汪先生难道真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汪应庚铁青着脸说道:“还请大人指教。”
“呵呵,北方的盐价涨得这么厉害,汪先生真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这一下汪应庚一下就明白了,这是朝廷在运盐平抑物价,看来朝廷已经怀疑自己了。
汪应庚得了回府之后也不敢有任何的怨言了。他回到府中之后思前想后,觉得这段时间还是老实一点的好,否则的话真的被贾珂惦记上,恐怕就没有什么好日子过了。
于是,贾珂要的那500万两银子,很快就从江南起运。而在半个月之后,贾珂收到了江南盐商送来的500万两白银。
贾珂看着几十个箱子在大殿上放着,一个个箱子的盖儿都打开了,在阳光的照射下,这些箱子里反射出了银白色的光芒。
旁边的李德善看着这些银子也觉得眼馋,不过却不敢表现出一点。
贾珂却没有任何的高兴的意思,看来是这个,汪应庚还是有些城府的。
本来自己想着通过这一次,把汪应庚一举拿下,然后看一看他背后的人到底是谁,没想到他竟然硬给自己凑了500万两。
不过贾珂也没有就此灰心,今年你交了500万,明年我看你怎么凑。
再说这时候的朱林氏也接到了她们小公子的命令,让她无论如何也要取得贾珂的信任,就是为此损失一些人脉,也是在所不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