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把云片糕推到小团子面前,顾和眼睛都弯起来,像蕴着层光,温声道:这是谢礼。
小团子就眼睛弯弯的笑起来。
他还小,有些话说出去了,或许自己都记不清楚,因此也没想起来,自己方才还试图帮忙的事。
顾和陪着他,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也并不知道,曾经在城门口见过一面的守备军官,此时此刻,手里握着块特征极其鲜明的玉佩,脑海里是一张清隽的,极富辨识度的面容。
他的后背几乎冒冷汗了,匆匆骑上马,往某个方向赶去。
第2章名相(二)
见到递上来的玉佩时,贺钧刚练完兵,额角冒汗,拿布巾擦手,形象并不端庄。
淮秋城的守将弓着身,俯身在他身旁,是一个极谦卑的姿态。
他不敢说自己数个时辰的奔波辛苦,也不敢对所要说的事做什么确切的定论,只是细致又惶恐的,为留命令的人细细描述玉佩的主人。
是,墨衣黑发,性情看起来很温和,不知道从哪里来,忽然说要进城,在城门口被拦住了
他说着,到某个字眼,贺钧垂下眼,擦着手指的动作微顿。
大将军语调不善:你们拦他了?
一句话,守备将领的冷汗就下来了,他想起这位大将军声名在外的凶狠名声,心中几乎抽搐起来,忙摇摇头。
他腰弯的更低了点,小心解释:没,哪能啊,我下来就看到了,当时就想起来您的吩咐,忙把人请进来了。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面容上是显而易见的庆幸之意,看起来非常诚恳。
也不由他不诚恳,万一真的是那个人,这么多年不出现,一出现,就在他这里出了事,他有几个脑袋也不够砍。
说起这个,就牵扯到一桩往事,也是整个大楚边境里,所有守城官员心照不宣的秘密。
这么多年过去,其实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当年顾相亡故,闹得满城风雨,实际上是存有争议的。
那时候,帝京危急,贵妃乱政,顾和以一己之力保太子之位,却深陷囹圄,遭贵妃围杀。
这一切发生的极快,不过短短半月时间,甚至远在边塞的小皇子还来不及收到帝京传信。
所有人便告诉他,说顾相没了,在贵妃的围杀下,死的干干净净,绝无一丝生还的可能。
却也让贵妃一脉元气大伤,再成不了楚珩的威胁。
对于这些说法,现如今的陛下,当年的小皇子,是一个字也不信的,他不顾劝阻,自己快马加鞭,披着风霜晨露,匆匆赶回帝京。
却仓皇的发现,无论如何,无论生死,他甚至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找不到顾相了,哪怕是尸体。
一开始,所有人都以为是贵妃从中作梗,故意把人藏了起来,但到了后来,楚珩大权在握,万人之上,任何一个可疑的人都没有放过。
才知道,会笑着摸他的头,温声为他讲经史子集,亲手为他铺下康庄大道的顾相,是真的不见了。
有人犹豫着说,或许是当年顾相一手扶起陛下,导致贵妃对他恨意太盛,连死后也不愿意放过他,把他挫骨扬灰了,这才寻不到踪迹。
话没说完,人就被眼眸通红的小陛下一剑砍了。
自此,再没人敢提这个话题。
说实话,作为楚珩的左膀右臂,难得与顾相有更多接触的人,对于这个说法,贺钧和程疏刚开始也是不信的。
尽管他们只是曾经被顾相温言指导过,没有陛下对人那样了解。
但顾相这个人,虽然好脾气,讲道理,却绝不是会坐以待毙的人。
再怎么,他也应当不会把自己弄到那样落魄的境地。
因此,对他们来说,找不到尸体,反倒算一件好事,至少证明了,人还有活着的可能。
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哪怕是当初以这套辞安慰楚珩的程疏和贺钧,也不能再肯定的说出这种话。
只有小陛下自己,自始至终,从未怀疑过。
他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无论是远在帝京为他守成的程疏,还是时刻跟随他身边,与他在边关征战的贺钧。
都再清楚不过,他们陛下,打下万里江山,并不是舔狗们吹捧的那样,他英明神勇,绝世明君。
这不过是因为,他试图找一个可能再不会回来的人,并且担心着,万一哪一天顾相回来了,会在他顾及不到的地方,受到什么委屈。
就像他当年远在边关,对帝京之祸一无所知,进而失去重要之人那样,那样的无能为力感,他此生绝不会再体会。
也是因此,贺钧一直以为,陛下这些年之所以不回帝京,一方面是不想再踏足那个地方,另一方面,是想借战争之由,宣泄心中郁气。
他没想到人真的会回来,也没想到,这么多年,竟然真给他等到了。
大将军叹口气,说不上来心里这一刻油然而生的复杂感受,垂下眸,又去看面前的玉佩。
那是块质地极好的玉佩,通体透彻,宛若流光,一看便知道不是凡品,且雕工细致,必定取自名匠之手。
只是这位名匠的传世作品大概不多,市面上并不曾流传相似作品,因此让人不好辨认名讳。
贺钧却再清楚不过这人是谁了,因为另一块与这玉佩极相似,却略带些瑕疵的残次品,就挂在这位身上,日日夜夜,如珠如宝,难舍难分。
当今天子,名珩,美玉之意,愿将美玉送予心上人。
尽管心上人不知。
贺钧再明白不过,当年太学里,一身黑衣的小皇子小心翼翼,却又故作无意的,将这块亲手雕出的玉佩挂在先生身上,代表着什么了。
尽管先生迟钝,尽管他从来不说。
而现在,这块消失了快七年,也让小皇子惦记了七年,甚至终日在外流浪寻找的玉佩,终于回来了。
贺钧的喉头几乎是不受控制的吞咽了一下。
他凝眉,目光沉沉盯着面前诚惶诚恐的将领,不错过他一丝一毫动静。
同时接过玉佩,不经意询问道:这块玉佩,怎么来的?
如果说能将人认出来,是依靠着当今陛下提供的画像,那玉佩这样的贴身之物,总不能随手得到吧。
想到某些可能,贺钧的面色顷刻变得不好看起来。
守城将领低着头,没注意到他的面色,声音低而缓,小心回答道:先生进了城,我等不敢怠慢,派了人遥遥跟着。
不料小贼猖狂,我我等不敢惊动先生,便只追回了玉佩。
或许是害怕遭到问责,说这话的时候,守备将领吞吞吐吐,说的并不明晰,可贺钧听着,还是顷刻间明白了他的意思。
本朝守备军皆善待拥有顾相特征的人。
这本意是为了寻人,以免误伤,但为了防止有心人浑水摸鱼,遇到身份不明的人,一般还是会派人查探一番。
像这位淮秋城守备一样,只怕一开始,只是觉得人有些相像,但因为不确定,于是只是派人例行查看。
直到顾先生遭了小贼,他拿到玉佩,看着熟悉的样式,这才真正确定什么,变得惶恐起来,并快马加鞭赶来楚军大营通风报信。
毕竟陛下身上从不离身的玉佩,和他冷冰冰不似凡人的气质,一直是人们私底下津津乐道的事,不算秘密。
听到这,贺钧还算宽心,毕竟顾相如果遭了贼,那大家最多吃几眼陛下的刀子,但不管怎么说,该尽的职责尽到了,他们陛下也不会太过迁怒。
但紧接着,下一秒,淮秋守备的一句话,让他心底蓦的一凉。
将军,我看着,先生的身体,似乎不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