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丈夫是一名军人,老家正好是宋清月下乡所在的杨柳村,她的丈夫几次回家探亲,一来二去便结识了宋清月。
两人是自由恋爱,故而夫妻感情甚笃,但因为聚少离多,所以结婚多年才生下一个儿子,但不幸的是,儿子刚出生没多久,便传来她的丈夫已经为国捐躯的消息。
宋清月成了寡妇,被婆家所不容,婆家一众人等用尽各种手段,侵吞了她丈夫的抚恤金,然后又以不守妇道的名义把她们孤儿寡母赶出家门。
她一个女人无依无靠,带着个孩子,又因为自己知青的身份不能回城谋生,只能靠务农来养家糊口。
后来高考恢复了,她拼了一口气,考上了京大,走出了村农,一路艰难险阻来到京城,几乎身无分文,只能带着孩子住进了学校的宿舍。
以上这些,陈曦是如何得知呢?这还要有赖于宋清月此时手里抱着的小豆丁。
说道宋清月的儿子,那可不是个一般的人物,那可是在未来被称为“千禧年最杰出的商业俊才”的传奇人物。
陈曦记得,她前世曾在经济报道中看到过商业天才祁思然的采访。
采访中他提及那个影响他最大,也是他最敬佩最感谢的人,便是他的母亲,而后他便在漫长的回忆中,讲述了一个母亲的伟大人生。
前世,正是通过祁思然的讲述,陈曦才知道,原来祁思然口中,他那个伟大的母亲,便是她当年京大的校友兼室友,宋清月。
并且她还知道了,宋清月到底是经历怎样的生活苦难,还依然能乐观的面对人生,并且坚强的一个人抚养儿子,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一个杰出的,对社会有巨大贡献的爱国商人。
记得宋清月初到宿舍的时候,她担心孩子太小太吵,会给其他人添麻烦,更怕她的室友们因此容不下她的孩子,赶她离开,所以每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每当儿子哭闹,她都会一再道歉和恳求并无数次的承诺,只要她攒几个月的补助钱,再打一打零工,凑够了租房子的钱就会马上带孩子搬出去,绝对不再给大家添麻烦。
就这样,宋清月在带着儿子住了三个月宿舍之后,给宿舍的每个人都买了一份礼物,感谢她们几个月以来的包容和理解,然后便毅然决然搬了出去。
没有人知道她搬去了哪里,只是看见她每天依旧背着孩子上学放学,独来独往,这一背就是整整四年。
前世年过半百之时,陈曦才从祁思然的采访中了解到关于宋清月的经历,才真正认识了自己的这位室友。
她同情她的遭遇,也敬佩她的坚强,更喜欢她那该死的不屈和倔强,不屈于生活的苦难,倔强地笑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