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芳居茶楼的历史非常悠久,它曾是申城早些年最为知名的社交场所,是一家舒适雅致、茶点精致的粤式茶楼,很受当地士绅的喜爱。
然而建国之后,该茶楼被收为国有,就变成了如今的一家普普通通的国营饭店,当年的舒适雅致早已不复存在。
然而兰芳居茶楼的特色糕点,其做法却都深深印在了陈婶的脑海里,那是因为,早些年陈婶还没有嫁给陈伯的时候,曾在兰芳居茶楼当过好些年的学徒。
陈曦记得,她小的时候,最爱吃的糕点便是出自于陈婶之手的粤式糕点,端得是,松软香糯,清甜可口。
然而她却没有想到,宋清月竟也会做。
都道是“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看卖相,宋清月的手艺竟然丝毫不输于陈婶,细问之下,陈曦才知道,原来宋清月的手艺都源自于她的外婆,而她的外婆则正是羊城人。
宋清月下乡多年,从未做过如此精致的糕点,手艺已经生疏了很多,她鼓弄了两天,失败了几次,又结合了北方人的口味改了糖的比例,才作出这么几样成本相对低廉,又色香味俱全的糕点。
在京城的黑市卖粤式糕点,真可谓是独一份儿了,亏得宋清月想的出来。
不过倒也真是个绝好的主意。
陈曦尝了尝宋清月的手艺,惊叹之余,她已经不禁想到,等到过了78年,她或许可以投资宋清月和秦瑶,在京城开上一家小店,专卖粤式糕点,单凭宋清月的手艺,再加上日益提高的国民生活水平,她们一定会赚得个盆满钵满吧!
陈曦眯着眼睛,一边享受着手里的糕点,一边暗暗计划着:看来需要抓紧时间累积自己原始资本了,最好能在今年年底,就买下一处临街的店面,明年年初就把糕点店开起来。
陈曦的计划,丝毫影响不到这一个月生意的进展,宋清月和秦瑶分工明确,一个负责做,一个负责卖,还别说,粤式糕点在黑市的销路真的很不错。
每天仅仅一个上午秦瑶就能把糕点卖完,然后下午她则是去购买第二天所需的原材料,等着晚上宋清月放学回来制作。
宋清月做起生意来,沉稳从不冒进,秦瑶则是异常听指挥,执行力极强,两人配合极好。
最开始的一周,她们先在黑市上试水,每天做得量都非常少,一周之后根据市场需求才逐步增加,并且她们每天只卖一种糕点,隔天一换,给人以新鲜感,增加购买欲望,同时也能测试出哪种糕点更受北方人的欢迎。
一个月的时间,宋清月和秦瑶已经完全摸透了市场需求,接下来的生意也就变得相对容易了。
--